世纪华通成功“摘帽”,ST诺泰业绩回暖,利好“踩雷”股民挽损

Source

投资快报记者 黄敏 广州报道

近期,世纪华通ST诺泰等多家曾因信披违规而受罚的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或成功“摘帽”或业绩回暖等利好公告,为此前不慎“踩雷”的广大投资者的依法索赔挽损,带来积极信号。

世纪华通“摘帽”成功,并宣布不超10亿元的回购计划

2025年11月11日,原“ST华通”(证券代码:002602)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关于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已获深交所同意。公司股票于11月11日停牌一天,并于11月12日开市起复牌,股票简称正式恢复为“世纪华通”。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快报记者还注意到,11月12日晚,该公司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8.77元/股。

回顾2024年11月,世纪华通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公司的违规行为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商誉减值测试不当,未能及时、充分地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平滑了业绩波动,掩盖了潜在风险;二是通过虚构软件著作权交易等方式虚增收入,直接粉饰了财务报表。

据了解,此次“摘帽”源于公司对过往违规行为的整改。为达成“摘帽”,公司公告称已对涉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并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相关审核报告。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的廖律师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初步判断在2019年4月27日至2023年7月24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7月25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ST诺泰业绩稳步增长,投资者索赔迎来新契机

江苏诺泰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诺泰,证券代码:688076)于2025年10月23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82%,净利润同比增长9.27%,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然而,公司股票简称前的“ST”标识,依旧提醒着市场其存在的其他风险警示。

这一警示的根源在于公司涉及的信披违规行为。2025年7月18日,公司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露了其2021年年度报告及可转债发行文件中存在的虚假记载。调查显示,ST诺泰通过一笔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技术转让交易,在2021年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更为严重的是,相关虚假数据被编入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对市场造成严重误导。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的张律师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初步判断在2022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23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10月24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上海新阳季报盈利提升,信披整改成效显现

近日,上海新阳(证券代码:300236)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出积极的经营态势。公司当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9%,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4.62%,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骨干企业,其业绩备受市场关注。

然而,市场同样关注其过往的信披瑕疵。时间回溯至2024年9月18日,上海新阳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收到上海监管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经查,上海新阳曾于2023年11月3日,通过场外质押授信的方式,购买了挂钩中证1000指数的场外期权金融衍生品,涉及本金1亿元。然而,在编制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时,公司未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该衍生品的价值及其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笔未确认的收益金额为1591.59万元。这一会计处理错误,直接导致公司2024年一季度财务数据失真,虚增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352.85万元,占公司当期披露净利润的13.6%,构成了重大影响。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的邓律师向投资快报记者(微信:tz315-wh)表示,初步判断在2024年4月20日至2024年8月16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8月17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鸿博股份经营持续改善,业绩修正影响犹存

2025年10月30日,鸿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鸿博股份,证券代码:002229)正式对外披露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主营收入9.06亿元,同比上升13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7.15万元,同比上升136.88%;其中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8.77万元,同比上升13.67%,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显示其经营状况或已踏上缓慢修复的轨道。

回溯至2024年4月16日,鸿博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收到福建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指出公司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工作中存在的严重违规行为。2024年1月11日,鸿博股份发布业绩预告,其中预计公司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3740万元至561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为盈利2840万元至4260万元。但三个月后,鸿博股份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业绩预期进行了颠覆性修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预计盈利修正为预计亏损5000万元至5800万元,扣非净利润也从预计盈利修正为预计亏损6500万元至7500万元。这种从数千万元盈利到数千万元亏损的极端反转,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合理预期,构成了严重的业绩“变脸”。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的庞律师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初步判断在2024年1月11日(含)至2024年4月12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13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