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银战略观察家)
“
此前我们曾通过对2025一季报分析,江苏银行在2022年营业收入和利润超越北京银行之后,资产规模也即将在二季度完成超越。
随着2025年三季报的发布,继上半年规模、营收、利润等多项关键指标完全超越北京银行后,江苏银行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进一步夯实其城商行一哥的市场地位。
三季度,在42家上市银行中,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以上的仅4家,江苏银行排在第一。
三季度末截止,江苏银行总资产规模已达4.9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68%,同比增幅更高达27.76%,延续了快速的扩张势头。
江苏银行的贷款总额2.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87%,其中对公贷款余额达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6%,成为信贷投放的主要增长点。
江苏银行的对公贷款主要投向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两类政信类业务占比较高。此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上半年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1.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更是增长63.7%。
但是,北京银行并没有束手就擒,正在使出吃奶的劲头奋起直追。
三季度,在42家上市银行中,北京银行也是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以上的4家之一,增速达21.48%排在第三。
从一季度到上半年,北京银行资产规模从约 44,700 亿元增长到约 47,500 亿元,增长率从约5.87%提升至约12.53%(增幅即约 +6.66 个百分点)。呈加速扩张趋势。
从上半年到三季度,北京银行资产规模再从约 47,500 亿元增长到约 48,922 亿元,增长率达约 15.95%。这意味着第三季度北京银行资产规模仍在快速扩张,但增幅收窄(从12.5% 提升到15.95% 即约 +3.4 个百分点)。
虽然北京银行已经很努力了,但从资产规模增长速度来看,江苏银行的扩张力度明显强于北京银行,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当前阶段继续拉大。
众所周知,整个江苏省有三家城商行。江苏银行作为一家省级城商行,成立之初目标就是把江苏省内各地级市的城商行合并组建一家航母级城商行。组建过程中,南京银行IPO获得批复,因此得以保留没有被并入江苏银行。
而苏州银行的前身是一家区级的农商行。先是升级为苏州市级农商行,后又翻牌为城市商业银行。
除了江苏银行表现强劲,同处江苏省的南京银行和苏州银行发展势头也极为迅猛。三季度资产增速也都排在42家上市银行前10位。
反观广东省5 家城商行中,增速最快的广州银行,三季度同比增速约 10% 左右;华润银行同比增速约7.08%。华兴银行三季度比年初微增0.73%。东莞银行上半年同比增速也仅0.64%。
整体上,江苏省内城商行在资产增速、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上比广东省内城商行领先。尤其江苏银行的扩表速度非常显著,其他两家也表现不俗。而广东省内五家城商行呈现分化——广州银行、华润银行两家扩张较快,其他则表现温和或面临压力。
有人说,银行业的经营成果,是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的集中体现。
2024 年,连续36年排名全国第一的广东省 GDP 约为14.16 万亿元人民币。同期江苏省 GDP 约为13.70 万亿元人民币。两省年度差距约 4600亿元人民币左右。
至2025 年上半年,广东省 GDP 达到约6.8725 万亿元。江苏省上半年 GDP 达到约6.6968 万亿元。两省半年差距约为1757.6亿元。
上半年,江苏省GDP增速 5.7% 显著高于广东省的4.2%。江苏“追赶”势头正盛,在缩小与广东的经济总量差距进展明显。
若下半年江苏能维持较高增速,而广东增速承压或增长回落,则全年差距进一步缩小的可能性增大。
因此,江苏省银行体系特别是地方区域银行增长亮眼,江苏省经济体量大、增长稳健、产业结构较优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