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商侠客行)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来源:网络
沪指在10月28日捅破了4000点的“天花板”,创下十年新高,但这段时间,市场的情绪反而淡了下来。
交流了一圈发现,大家整体上都比较纠结:4000点附近,既想落袋为安,又觉得行情还没结束,担心错过。
有个段子说的蛮好,沪指过了4000点,所有的经验主义就作废了,毕竟没有多少人真的在4000点之上赚过钱。
其实今年A股的节奏很清晰,一季度上涨,二季度调整,三季度又是一波大涨,资金进场有序,情绪总体也不至于太过火,有点高盛提到的“慢慢牛”的味道。
而4000点附近本身挑战就不小,一方面前面涨幅不小,盈利盘需要消化;另一方面11月政策进入真空期,年底资金本就有休整需求。但我们看A股近期走势,还是很有韧性的,静水深流之下,其实正在悄悄调整结构,为春季躁动蓄力。
所以,这个阶段,与其纠结“卖不卖”,不如把精力放在调结构上,为明年的布局,提前腾好空间、选好品种。
01
2026年新主线会是机器人吗?
年末如何布局?
我们可以从历年的春季躁动中找找思路。
先看一个关键规律:东吴证券复盘了2010年以来的A股春季行情发现,成长风格从来都是“重头戏”。
春季行情中,中信成长风格指数平均收益率高达21.7%,胜率超过80%。这意味着,在每年年初,市场资金更愿意为“未来的增长”买单。
尤其是2023年之后,成长风格更是直接统治了C位。
2023年是ChatGPT引爆TMT行情,2024年是Sora带火AI行情,2025年则是DeepSeek+人形机器人的“科技双主线”。
捋下来不难发现:最近几年的春季行情,催化剂几乎都是AI相关的科技主线,并且,趋势一次比一次明确,涨幅和持续性也一次比一次强。
背后的大逻辑很清晰,AI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科技成长已经是市场最强主线之一。科技股虽然有螺旋式上行的特点,但短期调整后,只要有新的技术突破,就会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所以,布局2026年的春季行情,科技成长仍然是核心方向。
那2026年的科技突破点和催化剂又会是什么呢?
其实,产业层面的信号已经很密集了,最近科技圈刷屏的热门话题就是:人形机器人。
先是马斯克轰动全球的“万亿美金薪酬计划”,将个人薪酬与特斯拉的机器人业务深度捆绑,目标很明确:要在2035年累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
Optimus的量产时间线也定了下来,2026年Q1发布V3原型,2026年底启动年产百万台生产线。
还有就是前几天小鹏机器人IRON的猫步表演,由于太过逼真,主办方不得不将其剪开自证,颇有美剧《西部世界》的既视感。何小鹏还在科技日活动中直言:“AI的下一个‘决定性的突破’就在物理世界”。
高盛这几天也发布了他们在11月初的实地调研报告,称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商已启动“产能先行”策略,正在中国及海外积极规划产能,供应链普遍预期大规模量产的爆发点或在2026年下半年。
开源证券更是直接点明,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1-10”时刻,板块将复刻电池、新能源车在2015-2017年的初期放量行情,成为未来10-20年最具成长性和颠覆性的黄金赛道。
2026年的新主线,机器人大概率已经提前锁定。
02
如何把握机器人主线机会?
机器人赛道如何布局?
我决定从数据入手,筛选出在机器人赛道布局早、眼光准的成长股选手。
从全市场的主动型基金入手,根据Wind中机器人概念主题这一分类的主动基金,截至11月6日,全市场共有机器人概念主题主动型基金352只。若是剔除成立年限不足2年、规模不到2亿的基金后,包含富国新材料新能源(A类:009092;C类:014243)在内几只基金业绩都还不错。
为什么我对富国新材料新能源印象比较深?之前拉了个银河的公开排名榜单,富国新材料新能源近1年、近3年都位列同类第一。
现在选基金还要更多维度一点,还得再跟同类型产品PK一下,再梳理下基金名字中带有“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产品。
根据Wind,统计全市场名称中带有新材料的主动基金共有9只,截至11月6日,富国新材料新能源近一年、今年来、近三年均排第一。
再统计全市场名称中带有新能源的主动基金共有31只,其中富国新材料新能源近一年、今年来、近三年均排在前五。
横跨多个赛道,富国新材料新能源的业绩都非常能打。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是基金经理徐智翔硬核的科技投研实力。
1️⃣ “科技发烧友”的产业嗅觉
徐智翔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4年公募管理经验,从学业背景和从业经历来看,含“科”量相当高。
首先是学术背景相当“硬核”。徐智翔一直是一位“科技发烧友”,本科学习材料物理,研究生是量子光学专业,有热爱,也有扎实的科技认知基础。
从业经历也非常丰富。2013年在航天研究所担任新能源投资主管,2015年成为国内第一代新能源分析师,完整覆盖实业、卖方研究和买方投研的全链条。
产业与投资的双重视野,赋予了徐智翔难得的产业敏感度,让他更擅长捕捉产业变化带来的超级机会。
以筛选出来的富国新材料新能源为例,
徐智翔2021年11月接手时,主投方向是新能源。
但从2022年开始,徐智翔发现新能源行业所出现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等问题,他逐渐将视线和精力投向机器人赛道,在2022年四季度配置了部分机器人股票,同时在基金年报中指出,“全球掀起新一轮产业热潮,譬如机器人、商业航天、AI等大的产业变革,以及新能源的一些新技术变革,这些都是本产品的投资方向”。
2023年以来,徐智翔更是加大在AI领域的布局,精准踩中了算力、机器人等市场主线。
2️⃣ 聚焦“奇点时刻”的超级机会
徐智翔的投资框架也和科技很搭,他更倾向于不断寻找创新带来的“奇点式”机会。
他曾经在采访中表示,
“科技创新会带动新兴产业方向,其中尤以颠覆式创新最令人兴奋。历史上,我们看到太多非线性成长的案例,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动车等等,一旦进入奇点,这些企业就会出现非线性的盈利增长”。
他将产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0-1阶段:重点关注空间和格局,这个阶段最朦胧;
1-10阶段:注重空间和估值,即PEG,景气度,这是产业最甜蜜的投资期,板块贝塔效应显著;
10-N阶段:关注格局和估值,需要精选供给格局好、能创造现金流的公司,对选股要求更高。
在他看来,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0-1迈向1-10的“奇点时刻”,恰恰是投资回报最为“水草丰美”的阶段。
3️⃣ 知行合一,敢重仓,拿得住
从历史持仓来看,徐智翔对AI、机器人等赛道的布局,不仅看得准,更敢于重仓。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2025年三季度显示,富国新材料新能源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占比从二季度的42.93%升至三季度的57.43%,集中度相对较高。
更难得的是他的定力。在他的持仓中的两家机器人板块公司,从2022年布局至今,已经连续重仓13个季度,这两家公司股价也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给组合贡献了丰厚的回报。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持仓来看,富国新材料新能源重点配置了AI上游基建(算力)和下游应用(机器人),近三个月基金净值大涨近46%,主要收益就是来自于对算力和机器人的精准配置。(数据和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930)
4️⃣ 把“下一个十年”交给AI和机器人
查阅资料的时候,我搜到一段徐智翔的采访,他把自己的经历划分为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物理求学经历;
第二个“十年”:投身新能源产业的研究和投资;
第三个“十年”:从2022年开始,迈向AI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投资。
为什么如此坚定看好机器人?
他提到黄仁勋对AI阶段的划分:
第一个AI时代是感知AI,包括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
第二个AI时代是生成式AI,再之后是深度AI大模型的时代;
再往后是智能助理AI;
最后是物理AI,即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徐智翔对此非常认可,他认为,机器人尽管是最后的阶段,但由于影响巨大,可能会很早就成为整个市场的关注重点。所以,AI的真正落点,可能在机器人领域。
在2025年三季报中,徐智翔也表达了他对机器人赛道的强烈看好。
他写道,
“从基本面上来看,AI已经成为新一轮的科技变革,且比过去几次科技进步都要更大,从中美大厂的规划上来看,对算力的需求可以看到2030年,持续性明显提升,算力多个环节持续加单,部分环节出现紧缺,同时美国电力需求严重短缺;此外,机器人作为AI最大的下游应用之一,想象空间巨大,目前全球龙头正处于产品定型阶段,预计2026年开始规模化量产,我们认为机器人堪比智能电动车,有望成为一个大产业”。
03
结语:珍惜爆发前的布局机会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
产业层面各种信息的密集爆发,逐渐揭开人形机器人的神秘面纱,2026年的量产落地,对机器人赛道而言,也宣告着“1-10”时刻的正式开启,板块很可能演绎出类似上一轮行情中新能源的超级行情。
如何不错过、不做错?我的思路是,选择像徐智翔一样,经过市场验证,兼具产业洞见与投资纪律的基金经理,更高效地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