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六十载历久弥新

Source

□ 本报记者 韩 雷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9月1日晚,常熟携手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北京京剧院在苏州举办“甲子回眸 致敬经典”京剧《沙家浜》定名60周年纪念演出。北京京剧院演员用扎实的功底和浑厚的唱腔,让红色经典之作《沙家浜》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戏台上:三代演员同台演绎经典

一声清脆的锣声后,二胡声渐起。伴着操琴司鼓奏起的西皮摇板的旋律,阿庆嫂登场亮相,只见她一袭鲜艳的红衣,系着蓝印花布的围裙,目光如炬,开口便唱起:“程书记派人来送信,伤员今夜到镇中。”在这婉曲逶迤的唱腔中,京剧《沙家浜》拉开帷幕。

京剧《沙家浜》源自沪剧《芦荡火种》,于1964年由北京京剧院创作并演出,其背后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36名伤病员在阳澄湖坚持斗争的传奇故事。历经一甲子岁月,《沙家浜》已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成为北京京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而剧中的“阿庆嫂”“郭建光”“沙奶奶”等角色也深深烙印在戏迷们的心中。

“作为京剧院的老生,《沙家浜》是我们后辈演员表演生涯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向老一辈致敬的必演曲目。”北京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张建峰首演全本的“郭建光”,且是在故事的发生地演出,他坦言,既是幸运也是挑战。

“‘郭建光’这个角色格外的难,因为既有文戏也有武戏。”张建峰举例,在武戏中会用到很多的扫腿、旋子等动作技巧,这些都是他学艺后首次在台上使用。

作为剧中“阿庆嫂”的扮演者,领衔主演张慧芳虽非首次饰演该角色,但到故事发生地演出,始终在心里绷着一根弦。她透露,在演出当天,闲暇时间都被她用来默默温习台词与唱腔,力求每一个字、每一句调都精准。谈及“阿庆嫂”一角,张慧芳感慨良多。起初,她对这个角色有所抵触,认为自己与人物性格相去甚远。但随着一次次演戏,不断地挖掘人物的经历,她逐渐地对这部戏和这个人物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次深入到常熟沙家浜纪念馆,会对当时的人物、发生在这里的战斗、伤病员和群众的鱼水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会帮我更好地塑造阿庆嫂。”张慧芳说。

“为了此次演出,剧院对剧本进行加工整理,并集结老中青三代京剧演员,共同演绎《沙家浜》。”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孙鹏说,这次来到沙家浜学习、走访、演出,既是对老一代革命家精神的回眸和思索,也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宝贵财富的继承,通过他们的演绎把这部经典剧作永远流传下去,把这种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戏台下:年轻人青睐传统艺术

两个小时的京剧《沙家浜》演出,引得场下观众数十次鼓掌叫好。

“这场戏听得痛快,看得过瘾!”25岁的王瑀霖,虽是年轻一代,却已是有着六年票龄的资深票友,这次专门从南通赶来看戏。对京剧的热爱源于儿时随爷爷观看马长礼电影版《沙家浜》的经历,那些唱词早已深深烙印在心中。大学时期,他自学《沙家浜》,不仅在学校里演唱过《智斗》的经典选段,更是逐渐沉迷戏曲世界。

说着说着,王瑀霖从包里掏出一叠演出照片,上面满是签名,他如数家珍地介绍道:“这都是今天新签到的,你看,这是谭孝曾,谭门第六代嫡传人,也是谭家第二位演‘郭建光’的名家;这是阎桂祥,是谭孝曾的夫人,曾演过‘阿庆嫂’;这是张慧芳,我最喜欢的演员。”

戏台下,像王瑀霖这样热爱京剧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第四场《坚持》中,当众战士唱起“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词时,台下许多青年观众都在跟着哼唱,不少人还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经典的一幕。

这些戏曲爱好者身上,折射出传统文化的魅力。“现代京剧不能照搬传统戏的套路,但也离不开传统戏的基础。”张慧芳认为,基于传统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在场次上编排科学,动作上设计精妙。她举例,在《智斗》中,阿庆嫂唱到“人一走,茶就凉”时,有一个朝刁德一附近泼茶的动作,“这个细微的动作巧妙地展现了阿庆嫂绵里藏针的态度。”

“京剧《沙家浜》能够成为‘常青树’,因为完全是真实的历史体现。”80岁高龄的徐耀良,被当地人称作“沙家浜活字典”,曾经拜访了很多围绕沙家浜进行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对于沙家浜这段历史的走红,有个共识:“这是对新四军坚持抗日的最好褒奖,让人们记住了新四军留下的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史诗”。

传统艺术能够吸引年轻人的追捧,离不开创作者既从年轻人的审美出发,坚持戏曲的传统和精华,也从专业出发,坚持传统戏曲的守正创新。就如同张建峰所说,青年演员演出经典剧目,既要把老前辈们的程式和唱腔展现出来,更要把新时代年轻京剧人的面貌展现出来。

戏场外:沙家浜不仅仅是戏名

曲罢人未散。75岁高龄的谭孝曾,时隔二十年再次站上苏州的舞台,虽然没有参演,但他仍十分激动地说道,“看了《沙家浜》的演出,再去沙家浜景区看春来茶馆、芦苇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有了沙家浜,才有了现代京剧《沙家浜》的诞生。”

沙家浜孕育了红色经典《沙家浜》。同样,《沙家浜》的广泛传唱,不仅唱出了军民鱼水情深,更让常熟和沙家浜地区名扬四海。

其实,在常熟的历史中,沙家浜这一地名并不存在。现在的沙家浜地区,是当年常熟的横泾乡。1992年,常熟在撤乡建镇时,考虑到《沙家浜》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影响,选择当年是抗日后方医院的横泾芦荡乡改名为沙家浜镇。之后,又在当年后方医院所在地先后建起了沙家浜风景区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红色”成为常熟旅游业的鲜明特征。沙家浜风景区每年接待200多万游客,尤其是八一建军节前后,会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革命先烈。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有16所高校,超过50名同学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分15批次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围绕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等内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他们的日志、实践报告中,记录了社会实践的内容,更抒发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兴趣。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一则则故事呈现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对先烈的崇高敬意。

“沙家浜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部京剧、一个红色景区、一个地名,更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是一笔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常熟市沙家浜景区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邱蘋说,沙家浜将红色教育和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推出多种多样的红色活动,用真人、真事把历史“讲活”。

六十年前,沪剧《芦荡火种》北上,促成了现代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并传唱至今;六十年后,朝霞依旧洒在阳澄湖的芦苇荡上。沙家浜红石村的戏台上,那激昂高亢、雄浑宽厚的戏腔依旧响彻云霄,向远方飘扬,传递着不朽的革命精神。

(常熟沙家浜风景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