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华通迎来摘帽复牌 整改完成经营质效显著改善

Source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吴文婧

    11月12日,浙江世纪华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华通”)开市正式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华通”变更为“世纪华通”,日涨跌幅限制由5%恢复为10%。这标志着在历经一年多系统整改与治理优化后,世纪华通正式迈入发展新阶段。

企业治理与内控体系全面重塑

    根据公告,为消除风险警示,公司在自查期间对监管部门处罚决定书中的相关认定事项进行了逐一落实整改,并完成前期会计差错的更正。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情况审核报告》,确认公司2018年至2023年度相关差错已纠正并追溯调整完毕。

    据了解,为消除警示,世纪华通在自查期间针对监管部门处罚决定书中的相关认定事项,逐一落实整改并完成差错更正。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18年度至2023年度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事项出具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情况审核报告》。

    整改不仅限于财务领域。世纪华通将此次监管事件作为全面自我革新的契机,从制度层面夯实公司治理基础。

    世纪华通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过去一年修订了企业治理、风险防控等6大类23项章程制度,持续开展制度优化、人事调整、业务聚焦等经营管理措施的规范,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资委会委员、高级经济师董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世纪华通的整改是一次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合规’的系统性升级。公司在财务层面完成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并通过审计确认,重建了市场信任;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对治理体系进行了底层重构,形成了权责明晰、运行闭环的内控体系。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流程,公司强化了风险防控与问责机制,实现了决策高效、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现代化治理格局。这种结构性的治理提升,构成了公司整改最具战略意义的成果。”

战略聚焦主业业绩强劲增长

    记者了解到,在强化内部控制的同时,世纪华通经营策略也有所改变,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的调整策略,突出游戏与数字科技双主线,聚焦数字内容、游戏运营、云计算等高成长板块,推动主业利润持续释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世纪华通的治理体系、风险防控与业绩增长实现“三个同步提升”,为顺利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一系列举措切实推动了世纪华通内部治理与风险控制水平的显著提升,公司业绩也同步迈上新台阶。2025年第三季度,世纪华通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5年前三季度达成营收272.23亿元、净利润43.5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62.78亿元,这些核心财务数据不仅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更创下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且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董鹏表示,世纪华通通过治理重塑,发展基础更扎实,公司“季度营收十连升”,体现出核心业务的强劲增长力,这得益于在研发、运营和市场拓展上的持续投入。治理优化让企业潜能充分释放,稳定的现金流也印证了公司后续增长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摘帽为世纪华通带来多重资本市场结构性机会。一是估值修复空间打开,公司从“ST板块”回归正常交易序列,机构投资者回流将推动估值向行业龙头靠拢;二是融资能力增强,合规形象重塑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为算力中心扩建、游戏研发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市场交易更活跃,业绩增长与摘帽利好共振将提升股票流动性;四是品牌与市场影响力提升,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促进后续业务合作与资本运作。

    市场对世纪华通的转型成效给予了积极反馈。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公司市值已达13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82亿元增长逾两倍。

    世纪华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视“摘帽复牌”为新的起点,持续严格抓管理,专注一心谋发展,进一步用稳健的业绩回馈市场与广大投资者。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