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在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中车积极提升投资者回报。
11月12日,中国中车(601766.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31.57亿元。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中国中车正全力推动全产业链“走出去”,公司订单拓展成效显著。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中车新签订单约2472亿元,同比增加16.49%;其中,国际业务签约额约467亿元,同比增加36.55%。
前三季营收破1800亿
行业高景气度支撑下,中国中车核心经营指标实现快速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838.65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母净利润约99.64亿元,同比增幅达37.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0.96亿元,同比增长51.67%,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41.1亿元,同比上升2.5%。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5698.1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1%。
分业务板块看,公司各板块均实现营收增长。其中,铁路装备业务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实现收入877.17亿元,同比增长22.23%,主要受益于动车组收入增加;新产业业务增长势头最为强劲,营收660.97亿元,同比增长31.91%;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现代服务业务稳步推进,分别实现收入272.88亿元、27.64亿元。
在经营业绩稳健的基础上,中国中车积极提升投资者回报。11月1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总股本286.99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31.57亿元。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1月19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11月20日。
从历史业绩来看,中国中车经营韧性持续凸显。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53亿元、117.12亿元、12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1%、0.50%、5.77%,连续多年保持盈利增长,为长期稳定分红提供了有力保障。
订单与全球化双突破
面对全球化新态势与行业竞争挑战,中国中车紧抓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遇,全力推动全产业链“走出去”,2025年前三季度订单拓展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约2472亿元,同比增加16.49%;其中国际业务表现尤为亮眼,签约额约4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55%。
在国际业务布局上,公司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并实现多个高端市场突破。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车新签迪拜地铁蓝线项目,成功打入GCC(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地区高端市场;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的运维服务获得当地认可;匈塞高铁项目试验及生产按计划推进,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市场地位。
中国中车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高额研发投入筑牢核心竞争力。2020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806.85亿元,各年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33.50亿元、130.85亿元、131.30亿元、143.64亿元、159.37亿元、108.19亿元,研发强度持续保持高位。
高额研发投入下,公司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5年,CR450动车组样车、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列化新能源机车等22款实车亮相高铁大会;“氢春号”氢能源有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行;自主研发的“启航号”海上漂浮式风机完成并网模式试运行。
展望未来,中国中车表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装备协同发展,构建“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新格局。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