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伤脑筋 营养师教6招克服“食物恐新症”

Source

与孩子一同体验食物制作的过程,可以引发对食用的兴趣。 (图取自freepik)

〔健康频道/综合报导〕孩子的挑食行为令不少家长感到困扰,营养师表示,小孩对于食物嫌弃、拒绝,很可能是“食物恐新症”,也就是对于未接触过的食物感到恐惧,不愿意去尝试,若没有及早治疗,恐增加日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

台湾荣新诊所营养师李婉萍在脸书粉专“李婉萍的营养天地”与个人平台发文表示,“食物恐新症”是为了避免不明来源食物造成中毒,而演化出的人体自然保护机制。根据芬兰的研究指出,若在儿童2至6岁养成饮食习惯的关键期未能充分改善食物恐新症,很可能因为摄取营养素不均衡,导致日后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李婉萍对此提出6招饮食对策,帮助孩子养成正确饮食习惯。

1、有吃就好
初期吃多少不强求,即使是吃一口试试都可以,愿意吃和食材的多元性最重要,等孩子可以接受后再渐次增加即可。

2、反覆尝试
研究指出一般小孩在接触新食物时,平均需要10至15次,甚至多则到30次,才能降低对此食物产生恐惧的状况。

3、改变食物型态
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提供食物,例如把红萝卜切成花型或小圆球状;或是改变烹调方式,像是不吃苦瓜但喝苦瓜鸡汤,不吃红豆汤但吃红豆冰棒。

4、避免威胁利诱
任何奖赏或惩罚手段都有可能造成反效果,会让孩子对食物更加厌恶。例如“吃完才带你去公园玩”、“不吃等下就不准玩玩具”等。

5、和小孩一起吃
孩子对饮食的挑选,和爸妈极有关系。当孩子看到喂食者或父母也在吃某种食物,甚至带着愉悦表情时,较容易产生兴趣并热衷于尝试。

6、食农体验教育
在家带孩子简单种种豆芽菜或香草植物,假日到农场或产地进行体验,了解食物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藉由体验引起兴趣,比起劝说更有效果。

即便经过多次尝试,家中孩子对于某些食物仍无法接受,爸妈也不必太过灰心与焦虑,利用同类型的食物作替代,也可以摄取到相等的营养。李婉萍提醒,也要特别注意孩子在用餐前后的变化,观察是否对食物存在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