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电动汽车制造初期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燃油车高约30%。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所需锂矿的开采与电池制造过程带来的高排放。然而,一旦电动汽车开始运行,其排放优势很快显现,与燃油车行驶相同距离后,仅需两年时间即可实现碳排放反超。
研究团队采用了全球变化分析模型(GCAM),对美国至2050年的四种电动汽车普及场景进行了模拟,综合分析了燃料生产、电池制造、整车组装及车辆使用阶段的排放。结果显示,随着电池技术进步,至2030年每提升1千瓦时电池容量,可减少约22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至2050年减少量约为127公斤。
此外研究还评估了不同车型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综合影响。预计燃油车在18年生命周期内所致经济损失(如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开支等),为电动汽车的2至3.5倍。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基于计算机建模与情景模拟,未包含车辆报废、零部件回收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的排放。因此,电动汽车“绿色”属性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但整体来看,随着技术、基础设施及政策的不断演进,电动汽车带来的环境与健康益处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