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汝窑——寥若晨星,梦韵天青,引历代英雄竞折腰

Source

2017香港苏富比秋拍现场

2017年10月3日,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仇国仕展示拍品“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竞标争持约20分钟,经过近30口叫价后,最终由一名亚洲私人藏家以2.943亿投得。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产烧于北宋时期的汝窑,以温润典雅的天青釉闻名于世,传世极为稀少。绝大部分汝窑典藏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可供私人收藏的微乎其微。

诸君想要一睹汝窑真容,两岸故宫是最集中的地方,其余在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日本大阪市立陶瓷美术馆等,都有汝窑收藏和陈列。

汝窑烧造的时间只有二十年左右。烧造年限,推断大体在宋元祐年至宣和末年(1086-1106年)即哲宗、徽宗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汝窑瓷器烧于何处,始终是学界探索的焦点,经过多阶段的考察与窑址出土品和窖藏发现之间的比较之后,认定河南宝丰清凉寺为汝窑窑址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瓷片堆积

出土瓷片标本

北宋汝窑撇口圈足洗 观复博物馆藏

▲ 观复博物馆为保持这件汝窑洗的出土原状,视土沁为宝。而一般西方博物馆和拍卖会,会先将古器擦拭得干净亮洁用以展示。

2015年,故宫博物院在全世界范围内统计汝窑典藏,共计93件,观复博物馆这件位列其中。

素有青瓷典范美誉的汝窑,其独占鳌头的地位究竟形成于何时?

南宋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意思是说,在故都汴梁城,定窑烧制的白瓷不能进入大内,皇宫只用汝窑烧的瓷器,因为定窑白瓷刺眼。

比陆游稍晚一些的南宋人叶寘(音置)比较过汝窑和河南其他地区的青瓷窑口,在《坦斋笔衡》里记录,“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这段记载已经将当时汝窑为魁的优越地位和后来群起仿制的历史情况写得十分明白。

”是一个专业术语,有两层意思,一是碗的口部是涩圈,没上釉。另一层意思是说白瓷刺眼。由此可知,汝窑几乎完整地为釉所包覆,其釉质温润,符合北宋皇室的审美追求,遂为御供器皿。汝窑烧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其余的还可以卖出去。这也能解释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出土的瓷器为什么质量不一,有的跟清宫收藏非常一致,有的差距很大。

宝丰清凉寺出土遗物

到了明代,有一个人叫王世懋(音茂),他在《二委酉谭》中说,“宋时窑器以汝州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明朝人是这样认为的:汝窑地位第一,北宋的官窑地位次一等,低于汝窑。

古人的文献记载,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15世纪中叶以后,汝窑的鉴赏逐渐成为风尚。本身为收藏家之子的曹昭,评论汝窑“ 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润,薄亦甚难得。”

北宋汝窑水仙盆 (有蟹爪纹)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无纹水仙盆 釉色均匀,通体无纹,堪称传世仅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曹昭对汝窑的精确描写,说它的颜色是淡青色,釉色很滋润,如果薄就更难得了。有蟹爪纹是真的,没有的话更好。现存的汝窑器,确实大部分有蟹爪纹,但我们要灵活掌握,有和没有都不是标准。

北宋汝窑天青奁式炉 英国伦敦大学大维德基金会藏

此香炉外壁周身饰弦纹三层

色泽浅蓝带灰,布满细密开片

平底带三小蹄足

瓷器表面的开片因有古代的象征意义,自十六世纪以来,广泛地为收藏家纳入作为鉴赏观看的对象。之后,随着鉴赏观看逐渐细化到瓷器的每一方寸。汝瓷开片,裂纹的角度不是直着,而是斜着,斜着就会有折光率,看上去很美。

北宋汝窑青瓷碗 英国伦敦大学大维德基金会藏

撇口深壁碗,釉薄均匀,

色泽凝敛,布满冰裂状开片。

汝窑瓷器底部留存的支烧痕也成为品鉴的看点。万历十九年,高濂《遵生八笺》中,形容汝窑:“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2017香港苏富比秋拍实品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底部除有五个芝麻钉,还刻乾隆皇帝御题诗:

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

合因点笔意为静,便不簪花鼻亦馨。

当日奉华陪德寿,可曾五国忆留停。

“卵白”指的是鸭蛋青色。汝窑制作的最大特点是“裹足支烧”。裹足就是瓷器底足不露胎,釉要包裹过来。“底有芝麻细小挣针(钉)”,是支钉烧造。这也成为辨识真伪的依据。

宝丰清凉寺汝窑出土成熟期垫饼支烧

历代文献对于瓷器的品鉴,不约而同将汝窑置于首位,汝窑稀有却有脉可循,因此价值连城。

汝窑的成因

睹物思人。汝窑的真正主人是宋徽宗。徽宗笃信道教又酷爱绘画、书法、诗词、茶道、建筑等各类艺术,烧制汝窑青瓷是宋徽宗的美学追求

一提到宋徽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政治上的道德教训。加之在历代故事和传奇中不断演绎,徽宗被塑造成荒淫无度、政治无能的负面昏君。

但徽宗和历史上残暴、愚昧或遭军事政变而丢掉皇位的皇帝不同。他曾冠以自己的年号,编纂医学、礼仪、书谱、画谱。并期望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建筑、文化工程,构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丰亨豫大”,企盼一整套理想的治世结构:圣人在上、大臣在下,最终给国人带来富足兴盛、太平安乐的理想世界。

如果徽宗十八岁那年,他的皇兄没有无嗣早逝,徽宗就不可能被推上皇帝的宝座,他可以一生全心致力于自己挚爱的艺术事业,单单作为艺术家、艺术赞助人和藏品宏富的艺术收藏家。

北宋 徽宗赵佶《竹禽图》

徽宗的个人品位在即位之初就有所表现:曾点名批评前朝宫殿在柱子上涂饰翠金羽毛,嫌弃过于奢华而不够效法自然。他按照自己的心意修建皇家园林,搜罗长臂猿、瑞鹤、麋鹿置于园中,将其装点成自然而不失风雅的风格。

北宋 徽宗赵佶《祥龙石图》

徽宗自跋:

祥龙石者,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相对则胜瀛也。其势胜湧,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具绝妙而言之也。廼亲绘缣素,聊以四韵纪之。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云凝好色来相借,水润清辉更不同。常带瞑烟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故凭彩笔亲模写,融结功深未易穷。

他的诗歌与提记也经常表达对身边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的满意,对广博的宇宙力量的惊叹。

如果遮盖作者皇帝的身份去读这些诗歌,读者会很容易想象作者是一位超然的文人或道士。

理解天青色的关键是理解宋徽宗信奉的道教。徽宗自称“道君”。在道教仪式中,给天神写的祈祷词叫“青词”,又叫“绿章”。青词、绿章,道教都是追求这个颜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书札中,有这种天青色的纸,是淡淡的一张蓝灰色,用来写道教的祈祷词,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

欧阳修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意思是我们追求的道,就是返璞归真,我们追求的理,不用加任何装饰。这个道理不仅影响了汝窑的烧造,也同样影响了宋代其他官窑的烧造。

*以上内容转载自观复博物馆,好玩的国学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