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闻)
实控人收双份监管警示,保壳之路再添变数。
11月11日晚间,正处保壳关键期的*ST观典(688287.SH)披露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高明因未及时披露股权司法冻结事项,同日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警示,叠加此前的资金占用、股份拍卖及业绩亏损问题,公司保壳之路再添变数。
据报道,*ST观典作为国内无人机禁毒龙头企业,深耕行业近20年,主营业务涵盖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无人飞行系统及智能防务装备三大核心板块,业务触角延伸至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军品与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
累计冻结公司总股本的13.9%
公告显示,高明在2025年8月26日至9月17日期间,所持公司股权历经9次司法冻结,累计冻结数量达5158.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9%。这一系列冻结行为分布于8月至9月的多个时间节点。但公告显示,对于上述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事项,高明未及时告知公司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导致相关信息迟至2025年9月30日才予以披露。
北京证监局指出,该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第四十条规定,决定对高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与此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高明予以监管警示。上交所指出,高明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在本人涉及多起诉讼的情况下,应当对其涉诉案件进展、所持公司股份是否被冻结保持高度关注,但其未及时发现并披露所持股份多次被司法冻结且冻结股份占比较高的情况,上述行为违反了有关规定。对*ST观典实际控制人高明予以监管警示。
资金占用问题长期未解决
然而,股份冻结问题仅是*ST观典面临的危机之一。就在11月6日,公司公告披露,高明持有公司股份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0.35%。公告时实控人持有的公司1721.0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股票将共分五次被司法拍卖,占其所持股份的11.51%,占公司总股本的4.64%。截至当时的公告披露日,实控人持有的公司股票累计3011.78万股将被司法拍卖,占其所持股份的20.15%,占公司总股本的8.13%。
追溯来看,实控人股权风险的背后,是长期未解决的资金占用问题。10月31日,*ST观典公告,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高明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情况,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2.9.1条规定,公司股票自2024年11月4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实控人承诺不晚于2025年10月31日前,以自筹资金偿还因保理事项构成的非经营性占用款项9694.72万元及相应资金占用费。但截至10月31日公告,公司实控人存在非经营性占用款项9694.72万元及相应资金占用费尚未归还。公告显示,实控人及其近亲属将其名下的房产已向公司提供抵押担保,为其还款义务提供保障措施。公司股票因实控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以及内部控制被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经营层面的保壳压力同样严峻。最新三季报显示,*ST观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77.22万元,同比仅增长0.69%;归母净亏损达7206.44万元,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根据科创板退市规则,公司需在202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否则将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这意味着,*ST观典在第四季度需冲刺完成逾2500万元营收,才能迈过保壳的关键门槛。
11月12日,*ST观典股价报收5.22元/股,跌幅为0.38%,流通市值为19.34亿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区间跌幅为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