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股不同命”的牛散们:神秘人孔凤全3年赚上亿 | 文学城

Source

孔凤全,一个因精准抄底中国人保而一夜成名天下知的名字。截至今年上半年,孔凤全连续12次出现在大型金融蓝筹股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的名单里。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1663万股开始,他持续增持,用了一年时间增加到5096万股,随后便一直持有中国人保。即便是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1月,中国人保的股价再度明显下跌,最大回撤幅度达到45%,“孔大户”仍然初心不改坚定持有,一股未抛。

终于,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保股价持续回升,截至2025年9月15日,中国人保收于8.15元/股,这意味着孔凤全的持仓市值达到4.15亿元。如果用中国人保每季度收盘均价和孔凤全的增持股票数量估算,他5096万股的持仓成本约为2.65亿元。也就是说孔凤全三年时间浮盈1.5亿元。

与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几家保险龙头公司前十大股东均为国有法人、海外主权基金、公募基金等机构股东相比,市值超过3600亿的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中出现自然人身影,这已经显得非常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梳理中国人保各季度财报发现,2020年以来,跻身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的自然人不止孔凤全一个,包括他在内,在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名单中进进出出的自然人有11人之多。但是,其他超级牛散,就没有孔凤全这样的“耐心”和“眼光”,能够享受到孔凤全这样的浮盈。

“同股不同命”的牛散们

早在2003年,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财险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中国人保集团于港股上市,成为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保险金融集团。2018年11月16日,中国人保登陆A股,成为继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之后的第五家“A+H”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当时的发行价格为3.34元/股,上市当天开盘后涨停,每股报价4.81元,总市值达到2127.17亿元。截至目前,中国人保A股市值近3600亿元,在A股保险公司中仅次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位居第三位。

从2018年A股上市到2019年底,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含限售股)包括财政部、境外法人机构、国内公募基金等机构,期间没有出现过自然人股东。

2020年一季度,两个自然人现身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之列,莫剑荣和霍文亮分别持股1153万股和670万股,分别占比0.03%和0.02%。

“同股不同命”的牛散们:神秘人孔凤全3年赚上亿

接下来,莫剑荣在2020年三、四季度继续增持,在当年的年报中,他持股1615万股,占比0.04%,成为中国人保第六大股东。按莫剑荣持股数量和当季度平均股价估算,他的成本约为1.1亿元,平均股价约为7元。

不过,在接下来的将近4年时间里,中国人保的股价一路走低,直到2024第四季度前都没有超过7元。从2021年后,中国人保前十股东名单里也再也没有出现过莫剑荣的名字。而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人保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数量为977万股,这意味着当季度,莫剑荣至少减持了638万股。而该季度中国人保的均价为6.14元/股,在不考虑分红的情况下,莫剑荣该部分减持有很大概率是亏损的。

与莫剑荣同期进入前十大股东之列的霍文亮在2020年二三季度短暂退出了前十之列。但是,他在当年四季度再度增持,并且接下来的三个季度连续增持中国人保,到2021年三季度,他的股数达到了1030万股,占比0.02%。粗略计算霍文亮的持仓成本在6.8元/股左右。

霍文亮是在2020年底到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股价下跌的过程中持续买入,他的成本可能较莫剑荣略低。但是在接下来的2022年,中国人保股价继续下跌,霍文亮也退出了前十大股东之列。不过,因为接下来几年中国人保股东前十的持股数量最低在1100万股以上,所以无法判断霍文亮原来持有的1030万股是否有减持。

紧随莫剑荣、霍文亮之后,陆续增持中国人保的自然人还有金宝山、熊珊珊、李少夫、王儒、章碧海五人。他们的股数都在1000万股以上。不过,金宝山、熊珊珊、王儒三人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都仅出现了一次,他们当时的持股量都大于后续几个季度第十大股东的持股量,这意味着在短暂买入后,他们很快又进行了减持。从他们减持的时间来看,大概率减持部分也出现了亏损。

而李少夫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6个季度增持中国人保,到2022年一季度,持有1192万股,占比0.03%,位列第十大股东。章碧海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四个季度增持,到2022年一季度持股1355万股,占比0.03%,位列第九大股东。

也正是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人保股价开始触底,随后开启了长达3年多的回升走势。不过,2022年后中国人保的股票分布进一步集中,进入十大股东的门槛超过1400万股,李少夫和章碧海没有继续增持,退出了前十大股东行列。

“四牛同槽、一孔当先”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在股市这个博弈场里,有人快进快出,有人黯然离场,也有人选择逆风征战。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里面的牛散刚刚消失一个季度,新的牛人大户就气势高昂地“杀”了进来。

在2023年半年报中,孔凤全、邱家俊、孔春凤、王林明四位自然人同时位列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之列,散户的力量在中国人保的股东名单中“蔚为壮观”。

与孔春凤持有1728万股、短暂一次出现在前十名单中不同,邱家俊和王林明都是连续增持,多次跻身前十。邱家俊于2022年首次买入中国人保,当年持股量1612万股,占比0.04%,位列第十大股东,此后四个季度,邱家俊连续增持到1865万股。不过,在2024年一季度邱家俊以仅仅2100股之差,被某指数基金挤出前十。但是,他于2024年第二季度再度增持中国人保,达到2037万股,再度回归前十。



王林明是除孔凤全持有5095万股之外,持有中国人保股数第二多的自然人股东。王林明于2023年Q2持股量达到1660万股,接下来的他不断增持,并于2024年第四季度达到3087万股,占比0.07%,成为第九大股东。今年以来,在中国人保股价回升过程中,中国人保的筹码不断集中,王林明也被机构挤出前十。

截至目前,中国人保前十大股东中的自然人唯独留下了孔凤全,持有5096万股的他高居中国人保第七大股东,而且目前还看不到他有获利了结或减持的迹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邱家俊、王林明二人除了持有中国人保外,还于2019年第三、四季度同时位列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安科十大股东之列。



而孔凤全、孔春凤两人,除了名字三个字中有两个字重叠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除中国人保外,两人未在其它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过。

中国人保业绩波动、多次换帅

那么,2022年的中国人保靠什么吸引了孔凤全等人的目光?实际上,在中国人保回归A股以来,其业绩走势波动较为明显。

A股上市前三年,中国人保业绩两跌一涨,2018年同比下跌17.96%、2019年又大涨62.56%,2020年又再度下跌10.82%。2021年和2022年分别同比上涨8.24%和15.78%后,2023年再度下跌11.2%。

幸运的是,2024年中国人保业绩大爆发,当年实现净利润578.20亿元, 同比大增83.8%。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实现净利润358.88亿元,同比增长17.8%,创历史新高。



从保费收入来看,2022年到2024年,中国人保原保费收入不断创新高,分别达到6000亿、6617.37亿和6930.15亿。今年上半年,中国人保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546.25亿元,同比增长6.4%

在股价方面,今年中国人保A股创近6年来最高股价,H股创上市13年来最高股价,其旗下的中国财险创上市22年来最高股价。股价走势和业绩表现的走势基本一致。

在业绩回升的背后,近年来,中国人保最大的变化,一方面是业务转型,另一方面是多次换帅。

在做好财险基本盘的同时,中国人保开始发力人身险等新业务。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继续大幅增长71.7%和51%。

在管理层方面,2018年缪建民担任中国人保董事长,两年半后,2020年7月缪建民调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罗熹接任中国人保董事长。

罗熹接任后希望在中国人保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2021年3月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说中国人保要“重回C位”,并提出要完善公司治理和文化改造,构建现代公司的治理架构。不过,他担任董事长不到两年半时间就被免职。

随后,王廷科由中国人保二把手升任董事长。但是王廷科担任董事长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于2024年9月突然宣布辞任,丁向群接任成为中国人保历史上首位女性掌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