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棕榈油走的有些纠结。最新马棕的数据公布后,短期偏弱。后续市场有哪些关注点?
1、多空因素交织利多因素主要来自印尼强劲的生物柴油政策(B45/B50)和中长期需求预期。利空因素则包括马来西亚短期出口疲软、库存高企,以及国内废弃油脂市场面临的高价抑制需求和成本压力。市场预计将在此背景下继续震荡。2025年09月14日
当前棕榈油市场呈现“供给有序、需求分化”的格局。中长期需求预期受生物柴油政策提振,但短期面临出口疲软和高库存的压力。周五BMD毛棕榈油期货震荡回落,主要受到国际原油及美豆油价格走弱的拖累。
马来西亚供需中性偏强。8月产量185.5万吨(环比+2.35%),符合预期。出口132.5万吨(环比-0.29%),显著低于预期,表现疲软。期末库存220.25万吨(环比+4.18%),处于中性偏高水平。表观消费量49万吨(近历史高位),暗示大量棕榈油可能流入生产生物柴油原料POME领域。
印尼政策是最大利好来源。考虑将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比例从当前的B40先提升至B45,并为未来B50做准备,将持续提振工业需求。上调9月毛棕榈油出口关税(从74→124美元/吨),增加了出口成本。宣布将于2025年实施POME出口许可制度,以保障国内生物柴油计划的原料供应。
废弃油脂(UCO)价格维持强势,核心工厂采购价涨至8100-8200元/吨。但外单商谈不明朗,高价可能抑制出口,且主流工厂计划检修,市场心态承压。油酸价格高位运行,成本与售价倒挂,企业低库存运营。大豆酸化油 因生物柴油工厂需求增加,供应趋紧,价格获支撑。
2、棕榈油2601合约市场逻辑复杂,中长期需求增长的预期与短期供应压力及高库存的现实相互博弈。市场后续方向将取决于上述多空双方因素的演变与强弱转换。2025年09月13日
核心利多因素
生物柴油需求强劲印尼计划将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比例从B35向B50推进的预期,是市场最主要的长期驱动因素。该政策若落地,将显著增加其国内棕榈油消费量,减少出口供应。
节日备货需求印度排灯节及中国中秋、国庆节前的备货活动,对短期出口和消费需求形成支撑。成本端支撑马来西亚上调出口税以及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棕榈油的进口成本支撑。
主产区政策与天气印尼打击非法种植园可能影响远期供应潜力,加之部分产区天气状况对产量增速产生扰动。
核心利空因素
季节性增产压力东南亚正处于传统的增产周期,市场预期供应将趋于宽松。
国内需求弹性不足与高库存尽管有节日备货,但下游多以刚需采购为主,现货市场成交平淡。国内港口库存持续处于高位,对价格形成压制。
相关商品拖累国际原油价格走弱,抑制了生物柴油的经济效益及对棕榈油的工业需求。
重点关注马来西亚MPOB月度报告及机构发布的周度出口数据。印尼B50政策的最终落地时间与执行力度,以及任何出口税费政策的调整。节日后需求的持续性以及国内港口库存的去化情况。
3、短期(9月)产地处于增产周期,高频数据显示9月上旬出口疲软(环比降超8%),市场看空情绪增强。国内双节备货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基差上行乏力。供需双弱下,预计现货价格以宽幅震荡为主,继续承压。
后市潜在支撑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可能提振大宗商品整体情绪;外部植物油脂价格抗跌形成支撑;国内进口采购放缓或减轻后续到港压力。预计中下旬价格仍存走强预期。2025年09月12日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发布的2025年8月供需报告影响中性略偏空。数据显示马棕油延续增产累库格局,符合市场预期。预计9月将继续维持此态势,短期现货价格承压,但后市存在走强契机。
8月产量为185.5万吨,环比增2.35%,同比降2.05%。产量延续季节性增长,达近两年次高点,主因鲜果串单产环比显著提升(+6.54%)。
8月出口量为132.47万吨,环比微降0.29%,处于近五年同期偏低水平。部分因印尼上调出口关税前集中出口,挤占了马棕出口份额。
8月国内消费量约49.1万吨,环比增6.16%,创近三年新高。市场推测除库存转移外,部分棕榈油可能流入UCO或POME领域,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出口以获取高利润。
8月末库存增至220.25万吨,环比增4.18%,同比增16.96%,处于近五年偏高水平。消费高企抵消了出口疲软的部分影响,使累库幅度符合预期。
4、当前市场缺乏单一方向的强劲驱动。短期受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及产地出口疲软、累库预期压制;中长期则受到棕榈油产量增速放缓、其他油脂价格支撑以及生物柴油潜在需求的支撑。市场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需持续跟踪主产国政策、出口数据及国内需求与库存变化。2025年09月11日
一周油脂市场整体呈中性态势,多空因素交织。市场主要受到美国生物柴油政策不确定性、产地棕榈油供需数据及国际相关油脂价格波动的综合影响。
上周周初市场因一项可能改变可再生燃料混合义务分配的法案而担忧,导致美豆油价格大跌。随后有消息称白宫审议的方案要求大型炼油厂承担部分豁免义务,50%或更低,虽低于业界期望,但缓解了部分悲观情绪,市场得以喘息。
MPOB 8月产量185.5万吨,环比+2.35%,增速连续数月低于历史平均水平,1-8月累计产量增速持续放缓。区域分化明显,马来半岛产量环比下降。8月出口132万吨,环比-0.29%,显著低于市场预期。8月表观消费量49万吨,维持高位,市场推测可能与生物柴油原料(如POME、UCO)出口相关。8月末库存220.3万吨,符合市场预估。进入9月,产量预计延续增长而出口放缓,库存可能继续累积,但高本土消费将限制累库幅度。
国际油脂市场方面,南美豆油因榨利偏差表现相对强势,与美豆油价差收窄。黑海葵油价格因葵籽产量低于预期而并未显现明显弱势。棕榈油在当前价位仍具性价比,预计下方空间有限,但缺乏强劲驱动上方也难突破。
菜油表现突出,因货权集中及储备收购等因素,基差大幅走强。市场关注后续澳菜籽到港情况。周度油脂成交转弱,下游以执行合同为主。豆油和棕榈油现货基差偏弱。国内油脂库存变化需密切关注。
5、当前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面临“弱出口、高库存”的现实压力,但中长期则受到“减产周期与生物柴油需求”的预期支撑。市场短期或震荡偏弱,但下方空间预计有限。短期利空,出口需求疲软、库存高企以及国际豆油市场走弱(受美国生物柴油政策不确定性拖累),共同对棕榈油价格构成压力,需防范短期回调风险。中长期支撑仍在,马来西亚棕榈油将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长期来看,印尼蓬勃发展的生物柴油需求(增强其定价权)以及美国未来的生物柴油政策预计将支撑全球植物油工业需求。加之棕榈油树龄老化可能制约长期产量,预计将对价格形成托底效应。市场策略上可考虑逢低多配。2025年09月10日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9月报告影响中性偏空,短期承压,中长期存在支撑。产量185.5万吨(环比+2.35%),符合市场预期。出口132.4万吨(环比-0.29%),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45万吨。国内消费49万吨(环比+6.2%),略高于市场预期上沿。期末库存220万吨(环比+4.18%),符合市场预期区间。
尽管产量与库存符合预期,但出口需求显著疲软是报告的主要利空点。虽然高企的国内消费部分抵消了出口不佳的影响,但库存绝对值仍处高位,因此报告影响中性偏空。
2025年1-8月累计数据突显了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的核心矛盾。产量累计同比仅微增0.2%,增幅有限。需求端出口累计同比大幅下降10.6%,是导致库存累积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累计同比显著增长27.6%,进口量累计同比激增240.5%。当前220万吨的期末库存显著高于过去两年同期平均的200万吨水平,显示库存压力较大。
6、当前油脂板块面临“高库存、季节性增产”的短期现实压力,同时也受到“出口需求改善、成本支撑、以及关键政策如反倾销、生物柴油等中长期利多因素的支撑。多空因素势均力敌,导致市场难以形成单边趋势,预计短期内将继续维持震荡格局。后续需密切关注主产国产量与出口数据、国内库存去化情况、美国天气及生物柴油政策动向等因素的演变。2025年09月10日
上周油脂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运行态势,核心驱动在于“强现实供应”与“强未来预期”的持续博弈。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的反倾销调查及保证金政策延长至2026年3月,强化了中长期供应趋紧的预期。国内沿海菜油库存周度下降,供需紧平衡格局支撑价格。高位窄幅震荡。
豆油现实压力9-11月大豆到港量庞大,油厂高开机率导致豆油库存持续攀升,国内供应宽松抑制价格上涨空间。潜在支撑美国大豆产区天气问题引发单产忧虑,叠加巴西大豆升贴水报价坚挺,从成本端为价格提供支撑。
棕榈油尽管处于增产周期,但产地(马棕)产量增速有放缓迹象。在印度与中国强劲进口需求的推动下,8月产地出口数据显著增长,需求支撑明显。印尼生物柴油需求强劲,库存维持在低位。市场普遍预期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将继续累积。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处于近年同期高位,国际原油价格走弱,共同制约了价格的上涨空间。
7、一篇油脂季报。全球油脂市场呈现 “供给有序、需求分化、政策主导”的特征。棕榈油的低库存和季节性减产是其核心利好;菜籽油面临新作增产和政策引发的贸易流重塑压力,国内外市场分化;豆油短期承压,长期走势取决于美国生物柴油政策。2025年09月09日
全球油脂市场在2025/26年度预计呈现小幅增产与缓慢库存恢复的主基调,缺乏单一强劲的结构性驱动。市场核心将围绕各品种油脂在时间节奏上的显著差异展开。
棕榈油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当前产地库存水平相对偏低,预期走势将相对偏强,由供给端驱动。菜籽油新作增产背景下,因中加贸易政策问题,四季度至一季度在国际市场面临集中上市压力,国内价格预计与国际走势分化。
豆油走势与中美贸易政策及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关联度最高,四季度需关注美国生物柴油政策预期的兑现情况。
市场对2025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增幅的基本预期约为200万吨。马来西亚产量存在上限预期,印尼产量数据虽存在波动,但年度总供给预期变化不大。印尼生物柴油(B40)执行情况超预期,预计全年可实现至少100万吨的棕榈油消费增量。产地期末库存预计维持较低水平,出口潜力下降,此基本面结构对价格形成支撑。四季度减产季的供给变化是关键驱动。
2025/26年度全球菜籽预期增产约270万吨,主产区为欧盟和加拿大。中加贸易政策变化大幅减少了加拿大菜籽的对华出口,预计有超过500万吨的菜籽需寻找新市场(主要是欧盟)。将导致四季度国际菜系价格承压,并引发全球贸易流切换和价差重构。国内菜油供给因政策原因减少,在澳大利亚菜籽到港前预计持续去库,价格与国际市场分化,月差结构走强。价格下限有支撑,上限受欧盟菜油价格影响。
豆油政策真空期承压,未来关注美国RVO。当前处于美国生物柴油政策(RVO)的真空期,RINs价格下跌导致产业链利润不佳,美豆油价格承压。市场普遍预期2026年美国将提升生物柴油掺混义务,从而带来需求增量。11月中旬政策落地是下一个关键时间点。
葵花籽油增产预期下调,欧盟核心驱动。全球葵籽增产预期已大幅下调。欧盟新作葵籽减产确认,收获期价格走强,使其成为影响欧洲地区油脂价格的核心驱动因素。
印度本年度油脂消费量预计减少5-6%,高价格抑制其主动补库意愿。欧盟需消化自身及转向的加拿大菜籽增量,其需求承接能力是影响国际菜系价格的关键。中国国内油脂库存分化,现货需求疲软。豆油因出口渠道打开,为豆棕价差提供了新的定价逻辑和下方参考。
印尼B40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全年预计能实现100万吨以上的棕榈油需求增量。美国当前无新政策驱动,市场等待11月公布的2026年可再生能源义务(RVO),该政策落地后预计将带来确定性需求增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