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I荣景 两个经济世界 半导体愈发达 其他产业愈萧条? | 文学城

Source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席捲全球,推升半导体与股市狂飙。然而,在联准会升息与全球贸易转折下,这场AI热潮也暴露经济的双重现实:资本市场热度高涨,实体经济却出现降温迹象。当投资人沉浸于AI红利时,泡沫化的阴影是否正悄然浮现?

生成式AI浪潮近年席捲全球,身为全球芯片枢纽的台湾也受惠,但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吴介民近日指出,半导体与台积电愈好,台湾就有一群人相对更贫穷,成为民粹主义的温床。

美国也有类似情况,《财富》杂志(Fortune)日前引述一张“世上最可怕的图表”,直指聊天机器人ChatGPT上线以来,股市上涨70%,美国职缺却减少30%。这场AI革命背后隐藏著两个分歧的经济现实:股市狂飙的一端,与就业市场低迷的另一端,但专家认为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人工智能,而是货币政策。

  经济两样情!标普500涨70%,职缺跌30%

近日一张图表在社群媒体上疯传,并引发关于美国经济状况的激烈辩论。那张图表清楚显示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标普500指数(S&P 500)上涨超过70%,职缺数量却暴跌约30%。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这张图表被称为“世界上最可怕的图表”。

美国记者兼经济学家汤普森(Derek Thompson)日前在个人Substack专栏指出,那张世界上最可怕的图表凸显潜在事实:“目前确实存在两种经济模式,蓬勃发展的AI经济,以及低迷的其他经济。”他说了解驱动这两种模式的因素,对掌握经济走向至关重要。

他指出,数据本身准确。2022年3月,美国职缺数量为1150万个,达到高峰,是2000年开始实施职缺与劳动力流动调查(JOLTS)以来的最高水准。到了2025年8月,这个数字仅剩718万;与此同时,标普500指数从2022年11月的约3840点,攀升至2025年9月约6688点,涨幅约74%。

观察过去逾20年的JOLTS数据纪录,从未出现这种情况,职缺数量通常与股市表现密切相关,但目前这种情况前所未见。《财富》杂志指出,儘管乍看之下,这种差异似乎讲述人工智能让投资者暴富,却让劳工遭受重创;但,事实远远複杂多了。

  罪魁祸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移民执法

汤普森认为,真正的罪魁祸首并非人工智能,而是货币政策。职缺数量并非在ChatGPT于2022年11月推出时达到巅峰,而是在2022年3月,联准会(Fed)也正在同月开始升息,开启2023年7月前共升息11次的一连串行动,导致资金成本攀升,投资与就业双双收缩。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贸易政策与移民政策让情况雪上加霜,对等关税政策与打击移民的政策降低劳动力成长。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一项研究估计,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导致美国劳动力减少1500万人,并让年度经济成长率下降近三分之一。

一个AI荣景 两个经济世界 半导体愈发达 其他产业愈萧条?

一项研究估计,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导致美国劳动力减少1500万人。仅为情境配图,远见资料库

  股市繁荣,就业萎缩:谁是最大受害者?

《财富》杂志指出,如果人工智能真是摧毁就业市场的罪魁祸首,科技业应当首当其冲。然而,汤普森向美国智库“美国就业中心”(Employ America)资深经济学家穆伊(Preston Mui)谘询ChatGPT发布以来各产业的职缺情况,结果却远非如此,包括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软件程式设计师、技术人员的资讯业职缺降幅最小。

实际上,职缺下降最剧烈的产业是制造业、建筑业、能源开採业,这些产业都受到关税政策、升息、移民政策的多重打击。2025年7至8月,建筑业职缺从30.3万降至18.8万个,创下近10年来新低。2024年10月,建筑业职缺较去年同期下降近40%。

然而,AI确实正重塑年轻世代的就业结构。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一项研究发现,自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以来,受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职业领域,22至25岁的相关从业人员就业率相对下降13%。在人工智能影响较小的领域,以及从事相同职业且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就业率则保持稳定或持续成长。

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JPMorgan)的研究进一步指出,2024年3月,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达5.8%,创四年多来新高,而且一直高于整体失业率,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费罗利(Michael Feroli)表示,虽然这个趋势可能反映其他因素,但人工智能的影响可能也造成影响。

儘管如此,美国劳动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预测,在2033年之前,许多受人工智能影响的职缺成长速度将高于平均值,软件开发人员的就业人数预计将在2023至2033年间成长17.9%,远高于所有职业4%的平均成长率。

  网络泡沫2.0:AI即将泡沫化?

儘管职缺减少,人工智能概念股却成为股市主旋律。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自ChatGPT推出以来以来,人工智能股票贡献标普500指数75%的收益,以及80%的获利成长。摩根大通估计,目前30家人工智能相关公司约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44%,过去一年为美国家庭创造约5兆美元的财富成长。

美国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投资长沙雷特(Lisa Shalett)警告,集中在少数公司的股价上涨引发人们担忧将发生泡沫,所谓的“美股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股票,目前占标普500指数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值,这种集中度甚至超过网络泡沫时期。推出ChatGPT的美国人工实验室OpenAI执行长奥特曼(Sam Altman)坦言,“聪明人对一丝真理过度兴奋,”泡沫就会发生。

《财富》杂志指出,人们很容易将当前的经济状况归咎于人工智能,尤其是在看到那张“世上最可怕的图表”后,但这并非单一原因所致;相反,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联准会的货币紧缩政策、白宫的贸易限制与移民执法、华尔街(Wall Street)集中在少数几家科技巨擘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

AI浪潮既可能是新生产力革命的开端,也可能是泡沫化前的高潮,未来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经济稳定间取得平衡,将决定AI时代的真正走向是永续成长,或者重蹈网络泡沫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