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青铜器修复技艺:溯源清宫“古铜张”,传承至今已四代

Source

本篇内容为转载/翻译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体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传承纵观这一薪火相传的历程,每一代传承人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使这门技艺始终保持着活力,为大量青铜文物的保存、欣赏和研究做出了贡献。这项技艺于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地方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精密石膏模型模具制作技艺对高质量修复和复制效果的极致追求,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求知若渴的态度,集中体现在“高精密石膏模型模具制作”与“青铜精密铸造配缺”这两项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环节中。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纹饰精丽繁密,细密的浮雕线条宽度可不足毫米,如何在复制和修复中还原纹饰,是最大的考验。早期材料匮乏的年代只能使用手工錾刻,和浇铸而成花纹的流畅感有所差距。

春秋交龙纹鑑修复前

春秋交龙纹鑑修复后其中,馆藏春秋交龙纹鑑的修复过程可谓集技艺之大成者。这件文物于上世纪90年代由上博原馆长马承源自香港抢救回归。相比上博此前收藏的同类文物,此鑑形制更大,口径达79厘米,高度约45厘米,本体破损严重,且经过不当修复,而平均厚度仅有1.5毫米左右的器壁,更使得修复过程难上加难。上海博物馆的修复师从对器形、花纹的深入研究入手,将整件器物的共89枚残片一一清洗并矫形、拼接,精准还原了器形。对于占整器总体三分之一的缺损部分,使用精密的翻模、刻纹技术来再现原器物上细密古朴的纹饰,并以层叠渐进的作色做旧方式,最终使器物达到了完美浑然的修复效果。整个过程前后经历了15年时间,涉及修复技艺中的所有环节,每个环节在实践时都经过反复推敲、严谨实验,也不时要经历推翻原方案、另寻新途径的艰难险阻。而最终的修复成果成为了国内青铜大器修复的代表之作。值得一提的是, 2012年美银美林将交龙纹鑑的修复列入其全球艺术保护项目之一进行资助,而交龙纹鑑最终的修复成功也在国内树立了社会资金资助文博事业的典型。

为广州肇庆鼎湖山复制铸造的九龙宝鼎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了让这一国之重器的形象产生更深远的文化影响,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团队曾对之进行过许多不同比例的复制。其中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在马承源先生的指导下,为广州肇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复制铸造了等比放大7倍、高6.6米、重达16吨的“九龙宝鼎”。这件复制品的铸造过程中采用了高精密石膏模型模具制造技术,考虑到成件的巨大尺寸,对腿和耳的比例略作调整,使其从观察视角上更符合原器形制,而纹饰也完全保留了丰富的层次和生动的气韵。宝鼎气势宏伟,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青铜鼎”。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与复制团队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将紧跟这一时代步伐,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活跃交流、积极推广、培养人才,使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时俱进地融入这门传承百年的传统手工艺,使之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