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白百合下场开撕,和王传君的瓜终于迎来结局!真相令人委屈!

Source

近日,白百合凭一句话让整个娱乐圈的瓜民上蹿下跳,很多网友说,这才是内娱活人感。

原本在国内关注度有限的第38届东京电影节,今年却因一连串明星表态、内幕爆料沦为舆论焦点。

从白百何一句意味深长的质疑,到范冰冰的复出期许落空,再到王传君摘得影帝后的反常姿态,这场亚洲A类电影节的颁奖礼,最终演变成一幕暴露内娱生态乱相的大戏,真相在各方说辞中愈发扑朔迷离。

风波的起点始于11月3日,距离电影节颁奖还有两天。主演影片《春树》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白百何,在微博抛出一句“还能这么操作…”,配着捂眼、捂耳、捂嘴的“三不”表情。

这条信息量稀薄的动态瞬间点燃瓜圈——彼时《春树》正处于评奖关键期,作为片中绝对大女主的白百何,这番表态很难不让人与奖项归属产生联想。

随后,有媒体曝光她的朋友圈内容,引用了“得鱼忘筌”一词,并配上“过河拆桥”的图片,坐实了她遭遇不公的猜测。

《春树》的剧情围绕北漂十年后返乡寻我的女主春树展开,白百何是绝对核心,而搭档王传君的戏份不足40分钟,被网友戏称为“挂件男主”。

随着白百何的情绪外露,一份指向评委文晏的爆料浮出水面:有消息称沪圈资本向文晏施压,要求将最佳男演员奖项留给王传君,而电影节规则下男女主奖项无法同时授予同一部影片,这意味着白百何的影后之路被直接堵死。

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文晏作为华语影坛知名导演、编剧,曾凭《嘉年华》斩获多项大奖,在本届东京电影节评审团中话语权举足轻重——五位评委里,桂纶镁曾出演她制片的《白日焰火》,法国剪辑师马修·拉克劳更是她《春梦》《水印街》等多部作品的老搭档。如此“人脉优势”,让资本操控奖项的传闻多了几分可信度。但在颁奖结果公布前,这一切都停留在猜测阶段。

就在全网吃瓜吃的不明所以的时候,疑似白百何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视频,视频中说“如果没有人邀请你,那就不要去”,更是让讨论愈来愈激烈。

11月5日颁奖礼的结果,印证了部分传言——王传君确实摘得最佳男演员。

但这位新晋影帝的表现却与荣誉格格不入:胡子拉碴、发型凌乱,全程神情局促,登台发言时反复强调自己“配得感很低”,还特别提及“是白百何和刘丹女士的高光表现照亮了角落里的我”

更耐人寻味的是,当他公开致谢时,白百何早已不在现场——她在当天上午就已启程回国,而这一切源于《春树》制片人彭瑾的通知:“没拿到奖,你可以先回了”。

随着白百何11月8日的微博回应,事件脉络逐渐清晰。她的愤怒并非源于奖项旁落,而是剧组安排的不专业操作。

颁奖前两天,制片人彭瑾告知她可以提前回国,因为电影未获奖,无需参加闭幕式。

有人晒出聊天截图,说《春树》的制片人彭瑾跟白百何说没拿到奖让她提前回国。

然而实际情况是,《春树》的奖项早已决定,只是剧组完全把她排除在外了。白百何指出,这种做法让她感到被忽视和不公平,尤其是她曾为剧组两部电影卖力,亲自拉到投资,却在收获摘果的时候被“边缘化”。

除了东京电影节被误导回国,此前在釜山电影节上,彭瑾制片、张律执导的另一部作品《罗目的黄昏》中,作为女主的她不仅自费参会,甚至差点被挡在发布会场外,最终新闻照里连她的身影都没有。更让她寒心的是,当初张律以“赚钱给老婆治病”“被其他女演员放鸽子”为由恳请她接戏,她不顾经纪人反对推掉其他工作加盟,还帮剧组拉来投资,如今却落得“用完即弃”的下场。

真就是不得不说,这种操作确实换谁都难以接受。但好在,白百合也没有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遇到不公平就直接开撕,不少网友对此连连称赞。

白姐的委屈到此也是真相可见了,然而影后奖项的归属则彻底引爆另一重争议:最终奖项由日本影片《恒星的另一边》的福地桃子与河濑直美共享“双黄蛋”,此前被广泛看好的范冰冰与《地母》颗粒无收。

而在颁奖前,范冰冰曾发微博感慨“七年了,关关难过关关过”,似乎也有言外之意。导演李玉与演员姚晨随即下场力挺,让她遭遇不公的猜测甚嚣尘上。

一位IP位于日本的爆料者进一步披露细节:白百何在第一轮评选中就已被淘汰,范冰冰则挺进决赛,最终被文晏一票否决。

至于原因,除了范冰冰的税务污点与影片题材敏感,更有“私怨”的说法——今年2月柏林电影节上,文晏带着《想飞的女孩》参赛,而担任评委的范冰冰未能为其争取奖项,此次东京之行被解读为文晏的“报复”。范冰冰的大粉更是直接发文怒斥,称“资深电影节被内娱三无导演拉帮结派玷污”。

面对汹涌舆情,评审团与文晏相继回应。桂纶镁解释称“女演员竞争激烈,男演员选择有限”,称王传君的“安静内敛”打动了评委。

文晏则在接受新浪采访时全盘否认争议,称“不知道什么是沪圈,与《春树》片方不熟”。

但网友很快扒出破绽:文晏曾与《春树》导演张律共同担任上海电影节评委,她的《想飞的女孩》由上海影视公司出品,该公司高管与张律更是长期合作伙伴。这些关联让她的“不熟”说辞显得苍白无力。

但至于范冰冰那边的故事线究竟怎样,也是扑朔迷离。

电影本应凭作品说话,如今却沦为资本博弈的工具与明星角力的战场。或许只有当这些入围影片真正与观众见面,演技与品质的较量才能盖过舆论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