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上市公司协会)
问
企业选择“走出去”的主要动力和初衷是什么?
厦门国贸选择“走出去”的主要动力源于公司的发展基因与战略愿景。公司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厦门经济特区国际贸易信托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携带“国际贸易”的基因。近年来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变化,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转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掀起“出海潮”,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出海,厦门国贸自觉增强“走出去”的紧迫感,坚定出海战略,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并已树立“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化产业伙伴”的企业愿景。
问
公司当前的重点布局区域背后的战略考量有哪些?
厦门国贸目前已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万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覆盖全球大宗商品资源的渠道网络。公司的全球布局有着清晰的战略考量,立足公司深耕多年的八大产业链,重点发力资源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物流国际化,通过搭建畅通的全球大宗商品资源渠道网络,保障供应链安全、提升供应链韧性,提高公司国际化综合竞争力。

如在中亚,公司2016年深入乌兹别克斯坦棉纱资源腹地,开展棉纱进口业务,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乌兹别克斯坦棉纱进口商。今年,公司采购的乌兹别克斯坦棉纱搭乘首趟塔什干-福州中亚班列直达福建供应当地纺织企业,构建起“中亚棉纱-福建织造-全球销售”的产业链,为中亚优质大宗资源“走进来”、我国纺织业“走出去”开辟了高效物流通道。
问
面对不同国家的市场和文化,
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面对不同国家的市场和文化,厦门国贸通过“平台化据点+本土化运营”模式实现从“市场进入者”到“价值共建者”的角色转变。公司提升多元国际化的步伐和力度,在东南亚、中亚、中东、南美、欧洲等地设立一系列子公司及办事处,目前已在境外设立超50家分支机构及投资企业,经营网络覆盖全球核心购销市场,通过全球资源渠道网络建设,持续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及境内外协同。同时,公司提倡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例如今年加大了属地化人才引进力度,上半年公司海外员工人数同比增加了40%。

此外,公司成立了国际化发展部,形成国际化业务的管理规范和指引,深化职能支撑、加强风险管控、加大引进海外专业人才、提升海外业务综合支持等国际化保障体系建设。
问
在海外经营过程中,企业在融资、
合作伙伴关系或外资引入方面
有哪些最新尝试?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甄选和培育供应商,通过长协、产业合作等方式,拓展铁矿、纸浆、煤炭等上游资源,确保大宗商品的稳定供应。比如,公司新近与澳大利亚永钢矿业集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澳洲铁矿资源,强化了对上游核心资源的把握。

同时公司通过政企联合打造服务网点,借助“投洽会”“链博会”“进博会”等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与产业协同。例如,公司在金砖创新基地产业项目对接会上与钢铁、浆纸、农产品等领域的头部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为金砖国家在新工业革命领域的创新合作注入新动能。阿联酋国贸资源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在金砖国家设立的第一家平台公司,去年底成为厦门市投资贸易(阿联酋)服务点,积极融入“海联会客厅”,搭建服务平台,开展各项交流活动,为深化中阿经贸往来、协助厦企出海中东贡献力量。

问
展望未来,
企业希望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怎样的角色?
展望未来,厦门国贸将继续秉持“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化产业伙伴”的企业愿景,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不断提升“ITG”和“国贸”的全球品牌影响力。
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公司将继续统筹好公司发展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持续优化“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提高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为公司股东提供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