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吴博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在“两新”政策持续推动下,国内汽车市场表现逐季走强,传统燃油车市场仍承受较大压力,新能源车已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自主品牌市场认可度提高
《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为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整体呈现强势复苏态势。在“两新”政策持续推动下,市场表现逐季走强:一季度零售量为512万辆,同比增长6.3%;二季度提升至568.7万辆,同比增长13.6%。
从市场节奏来看,“五一”黄金周期间,厂商联合经销商通过举办车展等促销活动,有效刺激终端需求集中释放,节后订单加速交付推动销量走高。进入6月,市场热度延续,在“两新”政策及厂商促销优惠的共同作用下,终端折扣率较5月中旬扩大至25.2%,客流量显著提升,进一步拉动了销量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突破412万份,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然而,这也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今年三季度的消费需求。同时,因2024年三季度销量基数较高,有可能出现增速减缓的情况,预计今年四季度销量将有所回升,全年增速有望实现5%左右,销量达到2400万辆。
上半年,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下,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结构分化愈加明显,行业转型持续加速。传统燃油车市场仍承受较大压力,新能源车渗透率(市场份额)却屡创新高,已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自主品牌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渠道布局等措施,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546.8万辆,同比增长138.9万辆,增速达33.2%,渗透率攀升至50.2%。其中,自主品牌上半年零售份额突破60%,同比增长9%。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自主品牌的崛起不仅提升了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高品质的选择。
二手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
《报告》显示,上半年,二手车市场交易量达到957.01万辆,同比增长1.99%,累计交易金额达6232.38亿元。从监测数据来看,二手车交易规模有所增长,但均价出现了下降,成交均价从2024年同期的61180元降至53673元,跌幅12.3%。但随着二手车新政的实施,二手车交易手续更加简便,交易成本也随之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跨省通办与取消国五限迁,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市场活跃度,上半年转籍率保持在29%左右。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销量的36.7%,但在二手车交易中,新能源车占比仅为5.3%。主要原因有两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燃油车相比还很少,且保有车辆中相当一部分是一年内的准新车,尚未到流入二手车市场的时间;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普遍低于燃油车,3年保值率平均仅为43%,远低于燃油车的62%。
《报告》指出,上半年二手车企业经营情况整体较为严峻。调研显示,二手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73.6%,新车价格战持续,严重影响二手车企业经营,同时导致零售量下降,满意度相对较低。此外,目前市场上主流二手车平台商业模式同质化,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平台之间更多的是依靠价格战争夺市场。
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百强经销商进行调研发现,尽管“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了二手车置换率的提升,但受新车价格整体下滑的影响,二手车置换总量和单车毛利均有所下降;新车市场价格波动也导致二手车难以形成有效规模化的零售库存,二手车业务整体呈现“量增质不优”的局面。这种不稳定性不仅影响了二手车的销售利润,还对金融、延保、整备等衍生业务链条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报告》指出,市场增长动力仍具坚实基础,综合行业态势判断,今年二手车交易量有望达到2050万辆左右,同比增幅预计保持在4%左右。
经销商网络向新能源车品牌迁移
今年,国内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持续高于50%的荣枯线,表明汽车市场整体景气度欠佳。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经营亏损的经销商比例升至52.6%,盈亏平衡的占17.5%,实现盈利的为29.9%。
《报告》显示,经销商面临的核心挑战集中体现在价格倒挂层面。据统计,74.4%的经销商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其中43.6%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超过15%。严重价格倒挂不仅侵蚀流动资金,也使经销商普遍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在新车销售业务板块亏损尤为突出,新能源车独立品牌经销商则主要面临售后产值偏低、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等挑战。
《报告》显示,在经销商的毛利构成中,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分别为-22.3%、-63.8%和-36.2%。当下,售后服务毛利贡献略有增加,比如售后服务、汽车装饰等,而依靠高返佣汽车分期策略获得短暂毛利增长的金融保险较以往出现明显下降。上半年,新车金融渗透率由2024年的69.1%降至62.8%,呈现回落趋势。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多家商业银行暂停或调整汽车消费金融产品,市场金融供给收缩;另一方面是价格敏感型客户需求减弱,导致金融渗透率下降。
调查发现,上半年,全国4S经销网络达3.2万家,比2024年年末下降1.9%。其中,4S店新增2124家、减少2749家。汽车经销商网络变化显著,其中品牌迁移现象尤为突出,主要体现为从传统燃油车品牌向新能源汽车品牌迁移,豪华车品牌经销商转向新势力造车品牌。比如中升集团作为国内较大的经销商之一,已停止与部分长期合作的豪华品牌签约,转而与赛力斯开展合作,将40余家豪华品牌4S店改造为问界门店。此外,永达汽车也积极与鸿蒙智行、蔚来等新能源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其2024年新增授权4S店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超七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作为衔接汽车生产和消费的流通环节,汽车授权经销商(4S店经销模式)直接承受着来自供需两侧的压力。而库存高企和运营成本持续增加造成资金链紧绷,使得经销商(特别是传统燃油车经销商)发生系统性经营危机的隐患正在形成,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