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数字人民币交易应用场景。本报记者 刘平 摄
本报讯(记者孙颖)记者从昨天举行的2025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获悉,目前,本市已推动80万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累计交易5.4亿笔,交易金额近3000亿元,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枢纽地位不断强化。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本市金融业和数字经济的增速均达9%。目前,本市汇聚了全国将近一半的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国际金融组织以及高端的金融人才的数量,在全国均居第一位。本市还拥有近百所高等院校,近千家科研院所,金融资源富集和创新要素聚集的双重优势叠加,助推北京金融+科技业态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本市在数字金融上大胆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先发优势和特色成果,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推动80万个场景落地,累计交易5.4亿笔,交易金额近3000亿元,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也在北京落地,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数字金融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本市将围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要的突破口,推动北京数据集团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提质增效,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同时,开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推动数字技术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贸易、养老产业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此外,本市将全力支持丰台和丽泽金融商务区做优做强数字金融特色功能,吸引更多优质的资源聚集,打造首都数字金融发展的新高地和展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