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11月13日,A股全天震荡攀升,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73%突破关键阻力位,正式刷新近十年收盘高点,实现“4000点加油站”震荡后的重要突破,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大涨1.78%、2.55%,其中创业板指终结多日调整态势,与科创板形成同步企稳信号;全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成交额达20657亿元,较前一日增量1009亿元,近4000只个股飘红,涨停家数超百家,市场情绪从谨慎转向积极。
这一反弹并非无迹可寻,前一交易日,市场焦点便集中在科创板权重股寒武纪与中芯国际上——两只个股全天逼近60日线“牛市生命线”,若彼时跌破60日线,仍将触发重要参与资金被动砍仓,进而可能引发连锁抛盘。好在昨日尾盘已现止跌迹象,寒武纪探底后小幅回升,中芯国际尾盘缩量企稳、较日内低点回升,且两只标的当日尾盘成交额缩量,短期抛压已初步缓解。今日开盘后,寒武纪、中芯国际一度延续弱势;直至午后,主力资金精准发力推动两只个股企稳,寒武纪收盘报1384.9元,从日内低点反弹超3%,最终站稳60日线上方,成交额83.63亿元位列科创板首位,中芯国际也以123.10元收盘、涨幅2.9%,成交额66.38亿元;尾盘科创板多只个股再度发力拉升,进一步巩固板块企稳格局,不难看出,机构资金已开始有序回流科创板核心资产。
市场分析认为,这一资金动作意义重大,不仅规避了“机构资金砍仓导致指数破位、进而引发全场出逃”的恶性循环,更标志着科创、创业板在4000点震荡期的“失血行情”初步终结,为市场筑牢了关键安全边际。
随着科创、创业板止跌,短期避险资金迅速转向“筹码集中+逻辑明确”的涨价题材。今日一开盘,锂电、化工等板块率先猛拉,与科创板形成“题材预热、权重托底”的联动态势。作为锂电板块核心的宁德时代大涨超7%,直接带动锂电池概念股大面积涨停,尾盘储能概念也持续走强,海博思创触及20cm涨停并再创历史新高。
从消息面来看,自10月14日至11月10日,碳酸锂期货价格持续上涨,区间涨幅已达20%,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供需两旺的态势有望延续至年末;方正证券也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储电芯基本实现满产满销,头部厂商产能利用率普遍超过80%,部分接近90%,国内在强制配储取消后,独立储能需求快速爆发,全年有望保持30%—40%增长,美国抢装前项目增速约40%,欧洲及新兴市场则维持1—2倍高增速,电池需求的强劲扩张促使电池厂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行;与此同时,11月12日至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办,开幕大会上发布了2020—2025动力电池重大成果和2030动力电池发展展望,进一步强化了板块景气预期。
除锂电外,有色金属板块同样涨幅居前,兴业银锡、国城矿业(维权)、永兴材料等超10股涨停,化工原料板块也率先爆发,指数单日涨幅达2%,海科新源、新安股份等龙头股分别大涨17.87%、10.04%,兴发集团、凯盛新材等跟涨超6%,板块成交额突破180亿元。资金选择此类标的的核心原因在于,经历前期调整后筹码结构更清晰,且涨价驱动的业绩改善预期具备强确定性,使其成为主力资金“止跌后进攻”的最优选择。
对于后市,新高格局下需重点关注两大信号:一是科创板持续性验证,将直接决定大机构资金是否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加仓”;二是涨价题材扩散度,若锂电材料的涨价逻辑向更多领域延伸,将形成全市场盈利主线,进一步巩固牛市基础。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