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上海警方针对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非法破解无人机安全控制信息系统等“黑飞”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有力维护了上海城市的空域安全和秩序。据统计,自今年8月29日全市无人机“黑飞”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公安机关共查处“黑飞”案件2526起,处罚2491人,飞手、无人机主动登记数分别上升20.2%、26%。
警方介绍,从近期查处的无人机“黑飞”案件来看,个人航拍爱好者占了绝大多数,且临时来沪人员“黑飞”数量呈增加趋势,“黑飞”区域多集中在景区和网红打卡点,企业出于工程需要实施的“黑飞”行为也较为集中。
超高飞行
安全隐患
10月31日,奉贤某高校学生夏某至海湾渔人码头景区游玩。其间,将无人机飞行至200米高度(超过120米,属管制空域)航拍海边落日和摩天轮,被在景区巡逻的民警发现。
11月12日,普陀分局长寿路派出所接到线索预警:天安千树商场上空有1架小型无人机正在“黑飞”。民警到场后,找到了正在操纵无人机的游客黄某。经查,其无人机飞行高度达到500米,远超120米限高。
目前,夏某、黄某均已被警方依法行政处罚。
工程测绘
违规飞行
警方发现,有部分企业出于航拍测绘、工程勘测等目的,使用未报备注册的无人机违规飞行。
11月6日,飞手王某系宝山某厂聘请来沪用无人机对厂房面积进行估测。王某因实施未经批准操控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
11月14日,苗某因测绘工作需要,在无人机未注册、飞行未报备的情况下在青浦进行了航拍测绘,被青浦警方处以行政处罚。在民警的指引下,苗某当场完成了无人机注册登记。
破解软件
规避限制
整治工作中,警方还发现部分违法人员使用“破解版”无人机规避飞行区域限制的情况。
近日,某团队为追求直播效果,聘请了飞手施某在机场净空区仙霞网球中心周边航拍。民警发现后立即传唤施某到派出所配合调查。经查,施某提供的无人机SN码与系统预警不一致。最终施某交出了另1架无人机,并承认破解了该无人机,以达到在禁飞区飞行的目的。现施某已被处以行政处罚。
近日,闵行警方成功查处一起非法破解无人机安全控制信息系统的违法行为。屈某使用境外软件擅自破解多台无人机的安全控制信息系统,并通过网络渠道提供无人机破解服务,非法获利近4000元。目前,屈某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警方表示:天空不是法外之地!无人机“黑飞”、使用非法破解软件逃避监管等行为扰乱空中交通管制秩序、危及公共安全、涉嫌违法犯罪。实施飞行活动的无人机,应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https://uom.caac.gov.cn/)上进行实名登记,并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报备飞行计划。请广大“飞手”严格遵守飞行报备、高度限制、禁飞区管理等规定,共同维护申城的空域安全。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