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如此充裕时,美股会有调整,但不会有熊市

Source

  华尔街见闻

  彭博社策略师西蒙·怀特指出,尽管美股近期出现回调,但在美国财政部持续发债注入流动性及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双重支撑下,市场流动性环境依然充裕,熊市难以形成。当前“财政看跌期权”与“剩余流动性”指标共同构筑了风险资产的安全网,虽不支撑市场快速上涨,但有效封杀了系统性下跌空间。

  彭博社的宏观策略师西蒙·怀特认为,虽然市场有所颠簸,但在这个流动性背景下,熊市不太可能发生。

  最近,怀特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全球投资者对美股近期走势感到迷茫的时刻,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如果你关注市场,会发现最近美股确实像是撞到了一个“坑”,主要股指从近期高点回撤了大约 5%。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心里打鼓:这是不是大跌的前兆?我们要不要开始恐慌了?

  怀特认为,目前的美国股市下跌只是暂时的修正,而非长期熊市的开端。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无论是政府财政、美联储政策,还是更广泛的货币与市场流动性,目前都处于一种“宽松”或“正在变得更宽松”的状态。作者形象地指出,来自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双重看跌期权”(Twin Puts)正在发挥作用,这种通常这并不是熊市该有的“配置”。

  虽然有人将近期的市场低迷归咎于流动性收紧,但怀特反驳说,这种收紧是非常短期的现象。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风险资产面临的流动性背景实际上是“具有建设性的”。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位专家梳理的几个关键维度,来看看为什么大盘即便调整,也有坚实的底部支撑。

  “财政看跌期权”的回归与接力

  首先,我们得聊聊所谓的“财政看跌期权”(Fiscal Put)。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财政部通过特定的发债策略来向市场“注水”的行为。

  怀特在文中回顾道,前任财长耶伦在 2023 年就曾激活过这一机制,通过允许货币市场基金为政府的票据发行提供融资,有效地对抗了美联储的量化紧缩(QT),从而使美股在 2022 年的熊市后重回牛市趋势。好消息是,这种策略正在回归,并且得到了耶伦的继任者、同样在金融圈备受关注的斯科特·贝森特的认可。

  数据显示,当净票据发行量占到财政赤字的比例上升,且处于 3 个月的上升趋势中时——就像今天这样——股市的回报通常是不错的。

  怀特引用数据指出,在这种情况下,“1 个月的远期回报与平均水平一致,而 3 个月、6 个月和 12 个月的远期回报均高于平均水平。”虽然这次因为国内逆回购工具(RRP)几乎耗尽,财政刺激的力度可能不如上次那么猛烈,但它绝不会成为流动性的“剥夺者”,这对风险资产来说是个好消息。

  央行的态度与“剩余流动性”的安全网

  除了财政部,美联储的态度也至关重要。这就引出了大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美联储还会继续支持市场吗?

  虽然之前几周市场因为担心 12 月降息概率下降而下跌,但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就像是在关键时刻递上了一颗定心丸,他表示近期仍有降息空间。市场随即反弹。

  但怀特认为,这波反弹不仅仅是靠嘴皮子,背后有更坚实的“货币流动性”支撑。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指标——“剩余流动性”(Excess Liquidity)。

  怀特强调:“正确看待剩余流动性的方式是将其视为风险资产的安全网。”它的定义是 G10 国家以美元计价的实际货币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部分。

  目前这一指标读数约为+0.9。历史数据显示,当该指标处于高位并上升时,股市下跌的空间就被封锁了——即便有调整,也不太可能演变成熊市。相反,只有当这个指标为负且不断下降时,才是投资者该真正流汗紧张的时候。

  资金压力仅仅是暂时的扰动

  当然,市场并非没有担忧。最近股市的疲软在一定程度上被归咎于“融资流动性”(Funding Liquidity)的收紧,即美联储准备金从“充裕”变成了仅仅是“充足”。

  这是一个很技术性的环节,但怀特提醒我们不必过度反应。他回顾了历史,指出 2019 年 9 月的回购市场爆发只是股市的一个小障碍,而 2018 年 12 月的那次甚至最终成了一个“买入信号”。目前来看,融资压力的指标(如 SOFR 与准备金余额利利差)已经较一个月前有所回落,美联储常备回购便利的使用量也回到了接近零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作者预测了未来的政策走向:美联储将在 12 月结束量化紧缩(QT),并可能很快开始重新扩表。这意味着央行将再次向系统注入准备金,进一步软化资金瓶颈的风险。

  市场共识与未来的微妙走势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市场将进行调整”已成为一种共识。

  怀特对此保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他警告说,盲目地采取与《经济学人》封面反着做的“伪复杂”策略并不是明智的投资。虽然流动性框架显示熊市概率极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马上就会“恢复上升趋势”并开启疯狂的牛市。

  事实上,市场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价值股正在跑赢成长股,防御性板块正在超越周期性板块,医疗保健板块在过去一个月表现最佳。这通常不是所谓的“奔腾牛市”的配方。

  总的来说,西蒙·怀特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清晰的核心观点:在流动性如此充裕的当下,美股虽然会经历颠簸和调整,但发生系统性崩盘或熊市的概率极低。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虽然你不必担心市场会像 2022 年那样一蹶不振,但也别指望既然有了流动性支持,所有股票就会无脑暴涨。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总结道:目前的状况“并不是通常那种万马奔腾的牛市配方,但流动性以其各种形式表明,它也不太可能变成一头凶猛的熊。”

  在这个阶段,保持对流动性指标的关注,理解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重托底作用,比盲目恐慌要有价值得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