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一周发债400亿,58岁张为忠发奋图强

Source

  来源:银瑞社

  作者:许淑敏

  这段时间,张为忠的行程很满。

  作为浦发银行的掌舵者,张为忠忙着到各地交流,参加各种论坛、座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参与众多活动,他有一个主线任务——推广科技金融。

  2025外滩年会上,张为忠强调,将科技金融作为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第一主赛道

  11月4日,张为忠率队访问清华大学,双方围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深化在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领域的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再到11月7日,张为忠在第八届进博会上海国资国企高水平开放合作高峰对话发言,科技创新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当前,浦发银行在12个重点省份挂牌510家科技支行,创新推出浦创贷、浦投贷、浦链贷、浦新贷等专项产品。

  某种程度上,张为忠发展科技金融,拉高浦发银行的形象,打开业务发展新空间。

  张为忠早年曾在辽宁师范大学工作,此后加入建设银行,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普惠金融、公司业务等工作相当熟悉。

  2023年,张为忠从国有大行调至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2024年初其担任浦发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获批。彼时,浦发银行正处于盈利下滑、内部管理层震荡的时期,市场对于张为忠寄予了一定的期望。

  毕竟建行对公业务突出,张为忠在圈内的资源、人脉较为丰富。而现年58岁的张为忠,亦试图在浦发银行做出一番成绩,更上一层楼。

  张为忠正式掌舵一年多时间,浦发银行盈利有所抬升,各岗位高管逐渐就位。

  但回到当下,浦发银行仍面临压力。

  一是回归股份行前三的压力。

  十几年前,浦发银行总资产规模曾一度排名第二,仅次于招商银行。但此后浦发银行排名有所滑落,始终未能回归前三行列。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中信银行都在冲刺10万亿规模。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98981亿元,浦发银行资产总额为98922亿元,两者相差仅59亿元。

  谁率先突围,便会成为继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之后,第三家突破10万亿规模的股份行。

  二是营收增长的压力。

  浦发银行的营收增幅,此前已经连续四年为负值。

  2021年-2024年,浦发银行营收增幅分别为-2.75%、-1.24%、-8.05%、-1.55%。

  2025年前三季度,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22.8亿元,同比增长1.88%。单拎第三季度来看,该行营收增幅仅为0.31%。

  而第四季度,正是浦发银行能否实现全年营收正增长的关键阶段。

  三是对公业务增长的压力。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母公司对公贷款(含票据贴现,含个人经营贷)余额40414.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23.50亿元,增长6.38%。对比今年上半年,该等对公贷款较上年末增幅达到9.13%。

  对公贷款增速放缓的同时,统计口径亦有所变化。从一季度报显示“不含贴现”,再到半年报显示“含个人经营贷款,不含票据贴现”。

  2025年三季报上,浦发银行对公贷款既含票据贴现,又含个人经营贷。

  四是资本补充的压力。

  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1年的9.05%降至2024年的8.92%。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7%,较2024年末略有下降,对比中信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9%。

  11月19日,浦发银行完成发行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用于补充公司二级资本。

  另外,浦发银行还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以便拓展业务。

  此前11月13日,浦发银行完成发行2025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总规模为200亿元,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

  短短一周之内,浦发银行发债合计400亿元。

责任编辑:王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