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2月10日起,澳大利亚将正式实施一项具有争议的新法案:16岁以下的青少年将被禁止注册任何社交媒体账号。
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尝试,也是一场关于“成长与保护”的社会实验。
一条法律,引发全国讨论
根据联邦政府公布的细则,社交平台将被要求检测并关闭16岁以下用户的账户。
然而,平台并不需要逐一核验所有用户的年龄,只需向电子安全监管机构证明自己采取了“合理措施”。
安全专员朱莉·英曼·格兰特(Julie Inman Grant)解释说,系统将使用多种方式识别年龄,例如人工智能分析聊天语气、表情符号使用方式、登录时间等,再结合人脸识别或数字身份验证。
“人们不会被强制使用政府数字身份证,”她强调,“但这会是识别体系中的一部分。”
家长的两种声音:延迟还是教育
在达尔文,14岁的奥黛丽·佩切尔(Audrey Petschel)为了说服妈妈让自己用TikTok,特意做了一份演示文稿。
“我只想和朋友聊天,不必给他们手机号。”她说自己因为没社交账号,常觉得被同龄人孤立。
而她的母亲杰克(Jac)则认为,这场对话该从“禁止”改为“延迟”。“我们那一代没有社交媒体,这对父母来说是全新的领域。法律能帮我们避免成为坏人。”
在珀斯,父亲布拉德(Brad)却持不同意见。他的10岁女儿露比(Ruby)已接触过不良内容,但他认为适度暴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如果16岁才开始接触社交媒体,那些负面评论反而更难承受,”他说。
新生代的声音:失联、自由与矛盾
在西澳杰拉尔顿,18岁的青年议员阿什维塔·希鲁穆鲁根(Ashvita Thirumurugan)认为,这项禁令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复杂的。
“社交媒体带来了联系与多巴胺的快感,突然拿走,必然会造成失落。”
她说,“也许短期是负面的,但长远来看,这可能是好事。”
与此同时,也有年轻人担忧禁令会让青少年的声音被忽视。
“社交平台是我们表达与求助的渠道,”一位名叫艾伦(Ellen)的学生留言道,“如果被关闭,一些遭遇伤害的孩子可能会彻底沉默。”
专家视角:教育比封禁更关键
精神科医生丹妮拉·维基奥(Daniela Vecchio)在珀斯菲奥娜·斯坦利医院主持澳大利亚首个“游戏成瘾治疗中心”。
她认为,问题不在“是否上网”,而在家长与孩子如何共同面对网络世界。
另一位英国游戏顾问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则提醒,禁止并不意味着安全。
他指出,英国实施类似法规后,VPN安装量激增,许多青少年仍找到方式绕过限制,“让行为转入地下,风险反而更大”。
国际比较与隐忧
学者们警告,历史上的“禁令”往往难以完全奏效——从酒类到娱乐盗版,青少年总能找到漏洞。
英国的《网络安全法》历时六年、长达300页,最终被批评“让科技巨头掌握了更多控制权,却没能真正保护用户”。
也有人担心,数字身份验证系统可能让更多个人信息暴露在风险中。乔治·奥斯本提到,英国的Discord平台曾因第三方验证服务被黑客入侵,导致大量个人数据泄露。
家长的时代命题
来自维多利亚州本迪戈的年轻父母鲁珀特(Rupert)和希拉莉(Hilary)虽有两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却已感受到社交媒体的压力。
他们选择支持禁令:“监控太难了,孩子需要被保护。”
而在北领地大学就读的18岁学生乔希(Josh)则给出另一种总结!
“15岁的我以为自己无所不知,现在回头看,当时其实很天真。孩子的安全,永远比点赞更重要。”
在这场全国辩论中,澳大利亚正重新定义“数字成长”的边界。
有人说这是对童年的保护,也有人认为是对自由的剥夺。
但无论立场如何,所有人都在同一个问题前停下脚步:在虚拟世界里,我们究竟希望孩子学会远离,还是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