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一个月后,47岁剑桥女博士饿死家中!警惕精英教育的孤岛效应…

Source

10 月 6 日,新加坡公寓惊现“双尸案”。

死者是一对亚裔父女。父亲 70 多岁,在卧室里被发现时已经去世许久,遗体呈现白骨化。女儿 47 岁,倒在客厅正门附近。两人死亡时间大约相差一个月。 新闻一经报道,在网络上引发了诸多讨论,整起案件看起来疑点重重。而伴随着案件调查的推进,背后真相大白,更引人唏嘘不已。

据调查,这家女儿疑似有心理问题。邻居推测是父亲死亡后,女儿在家生活无法自理,后来被活活饿死。

他们的尸体是楼下邻居发现的,因天花板诡异渗血而报警。没人认识他们,警方在网上发布照片,想寻找他们的亲人。

很快有人认出来,死亡的女子竟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博士生徐娜!

徐娜出身高知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研究人员,早年从中国东北移民到新加坡,徐娜在中学时跟着去读书。

之后,徐娜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又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她在法国国家数字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担任科学研究员。

图自mothership

谁都不会想到,高知家庭好不容易培养出的剑桥博士,有着令人羡慕的高学历和体面工作,最终却在自己家里被饿死了。

没人知道徐娜在父亲死后经历了什么,也没人知道她为何患上精神疾病。不过,从他们生前轨迹中不难看出,他们一家人早已将自己活成了孤岛 …

中学出国留学,成为剑桥博士

徐娜出生于中国东北,户籍地是在沈阳市皇姑区。从她生前的博文来看,她和父母的关系都很融洽。

小时候,母亲做饭前都会问她吃什么,她每次都答 “随便”。她不挑食,母亲做什么她就吃什么。

母亲问她是尊重,她的回答也让母亲觉得贴心。这样的小事,母女俩都觉得温暖。

徐娜做的饭, 图自gallium

他们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作为研究人员,早年移民新加坡。徐娜中学时转到新加坡读书,就读于新加坡英华初级学院( ACJC )。

刚到新加坡时,徐娜又高又瘦,不喜欢说话。在同学眼中,她总是沉默寡言,对待学习态度认真。在老师眼中,她很听话懂事,不喜欢打扰别人,即使课间向老师请教也容易害羞。

徐娜最初有些不适应,尤其是英语科目。入学三个月后,她在英语考试中拿到 C6 的成绩(中等偏上)。学校建议她转校,不过她很喜欢这个学校,经过老师沟通,学校最终同意她留下。

徐娜很努力,成绩很快追了上来,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拿到了学校奖学金。而且,她擅长写作,曾获得过新加坡全国中学生现场华文写作比赛一等奖。

在中学老师眼中,徐娜优秀、谦虚、讨人喜欢。即使多年后,老师也清晰地记得她。

图自gallium

1998 年,徐娜大学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NUS 是新加坡最高学府,也是世界级顶级学府。在 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 NUS 排名第八,亚洲第一。

徐娜读的是热门计算机专业。在大学同学眼中,徐娜有些内向,但心地善良,而且为人处事很有礼貌。她曾加入中文学会,也喜欢运动,常和朋友一起打乒乓球。

徐娜依然成绩优异,只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四年课程。之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并于 2003 年拿到硕士学位。后来,她又考上英国剑桥大学, 2008 年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后精神异常,

工作后精神异常,

回家活成孤岛

博士毕业后 , 徐娜顺利进入法国国家数字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INRIA 研究所 ),担任科学研究员。她在那里工作了 3 年,期间曾开通博客,记录自己的生活。

刚到法国时,她有些不适应,在博客中写道:

“这是一个崭新的十年……正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好时机。我来到了陌生的国度……或许我不得不用熟悉的语言自言自语。”

但她依然积极上进,认真生活。她努力学习法语,想买法语小说看,尽早熟练掌握法语。

假期她回新加坡看望父母,再回法国时给同事们带了榴莲巧克力。同事们不喜欢,她想起自己最初也不喜欢,但后来多次尝试,慢慢接受、喜欢并爱上这种味道。她感慨道:

“生活中有很多事,都像尝试榴莲一样。黎明之前总有黑暗,春天到来之前必有寒冬。”

徐娜做的饭, 图自gallium

徐娜热爱生活,有自理能力,内心细腻又丰盈。她喜欢散步,会观察阳台的蜘蛛,也会自己疏通堵塞的洗手池和浴缸。

闲暇时,她会自己做饭,蒸馒头、包包子、做饺子等等,一看就是典型的中国胃。

她也喜欢画画。画风景画,也画《泰坦尼克号》的主人公露丝和杰克。

她追求幸福,人生信条是奥本海姆的话: “愚者在远方寻找幸福,智者在脚下培育幸福。”

徐娜的画, 图自gallium

身在异国他乡,徐娜也时常倍感孤独。

作为社区少见的亚裔,她常怀念和同学在东北扫雪的童年时光,偶尔在食堂用到筷子、吃到豆芽,都会倍感亲切。

她也常常思念母亲。每次回家探亲,母亲问她吃什么,她都说 “家常便饭”。在国外吃上一顿地道的家常饭很难,她最想吃的就是母亲做的饭。

图自gallium

然而,这么认真生活的徐娜,不知为何三年后离开了法国,而后返回新加坡和父母一起生活。

她的父母有稳定住所。 2001 年他们搬家到盛港公寓,之后便一直居住在那里。2016 年,徐娜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之后只剩下父女俩相依为命。

在邻居们的眼中,他们一家非常神秘。父女俩习惯独处,经常待在家里,很少在公寓外和人交流。

徐娜的父亲总是很安静,习惯戴帽子和口罩,出门买米面或蔬菜后就回家。有时在走廊遇到邻居,他低头快速通过,有人打招呼也不理。

徐娜似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有时会自言自语或大笑,无法与人眼神交流。邻居曾看到她在电梯前拍手唱歌,她每次出门都由父亲陪着,很少独自外出。

公寓惊现双尸案,

公寓惊现双尸案,

天之娇女被饿死

今年十月份,一个 70 岁的老太太,发现自家天花板持续渗漏红色液体,且有强烈异味,就给儿子打电话。

儿子清理时发觉不对劲,于是选择报警。警方到场后,发现他们楼顶有两人死亡,正是徐娜和她的父亲。

他们已死亡多时,父亲比女儿早死约一个月。邻居推测,徐娜在父亲去世后生活无法自理,是被活活饿死的。

图自stomp

警方将徐娜的照片发布到网上,想要寻找她的亲人。很快,她被曾经的同学和老师认了出来。

他们都已经 20 多年没有见过徐娜,只知道她发展得很好,剑桥毕业后在法国工作,没想到后来精神失常,落到如此惨境。

在同学们和大使馆的帮助下,警方联系到徐娜远在沈阳的亲戚,已安排去新加坡办理领尸手续。

图自mothership

曾经的天之骄女,最终却生活不能自理被饿死,这样的结局总让人唏嘘。那么,徐娜是怎么出现心理问题的?

徐娜的同学认为她可能遭受了重大打击,或许和她母亲病逝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工作压力所致,因为她曾说有人在论文中骂她。还有人认为她是出国后不适应,毕竟她多次写自己孤独,深深地思念故乡和亲人。

最触动人心的说法是,他们一家将自己活成了孤岛。移民后,他们与国内亲戚断了来往。在新加坡,他们拒绝和人交往,不参加社区活动。就连女儿出现精神疾病,也没有任何报道说他们积极治疗。

或许,他们害怕熟悉的人知道实际情况。毕竟,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幸福地生活着,而现实是他们的女儿精神已出现严重问题。

《天空之城》剧照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 ·桑德尔曾提出一个问题:“教育,是通向自由的桥,还是通往孤岛的路?”

无数高学历精英在竞争中走向孤独,又在成功后与人群失去联系。父母拼尽全力将孩子送往更好的未来,但同时也推向孤独的高台。这样缺乏温度和连接的成长,真的好吗?

正视问题,搭建全面支持系统

正视问题,搭建全面支持系统

“公寓双尸案”在新加坡引起广泛讨论,其中一个课题是“如何帮助弱势群体、精神疾病患者或智障人士的护理人员”。

媒体普遍认为,向社会寻求帮助,能够让护理人员受益匪浅。新加坡其实有社区帮扶政策,但父女俩主动隔绝了社会,也就没办法知道他们的情况。

《天空之城》剧照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即使孩子心理出问题,父母通常也会为他考虑未来。

“ 天才翻 译家 ”金晓宇患有躁郁症,他的父亲将爱人骨灰盒放到殡仪馆后,给媒体打了电话。他担心自己死去后,儿子要怎么活。

媒体报道了他们家的困境,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后来,金晓宇的父亲去世,金晓宇在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独自生活。犯病时,有人将他送到医院,不犯病时也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稳定情绪至关重要。优秀的成绩固然很好,但也应注意不要让孩子活成一个孤岛。

若成长出现问题,父母需要正视和解决。不逃避,不回避,及时就医治疗,为孩子搭建全面的支持系统,才能避免更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