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车中旭霞)
2025Q3收入同比增长56%
公司2025Q3实现营收9.42亿元,同比+55.7%;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41%。受益于客户销量高增及新业务量产,公司营收增速超越行业44.7pct。2025Q3中国汽车产量达到849万辆,同比增长10.98%。公司营收增速超越行业45pct,核心原因在于下游客户销量快速增长及新业务放量。根据官网数据,奇瑞集团2025Q3销量同比增长15%至75万辆。同时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积极深化国际主流品牌区域化市场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属地品牌客户开拓,并积极陪同国内头部品牌深化海外本地化开发。
公司毛利率同比+1.5pct
2025Q3公司实现毛利率25.99%,同比+1.45pct,环比小幅下降0.36pct;归母净利率13.59%,同比减少1.45pct,环比减少0.62pct。2025Q3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三季度存在同比情况下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短期影响。
转债募投项目调整,加速模具及机器人相关项目投建
公司考虑智能制造快速普及,工厂内部制造复杂度持续攀升,对移动复合机器人及自动牵引机器人(AGV/AMR)需求明显加快,投建“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项目”;考虑模具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客户对模具产品订货周期要求越来越短,投建“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关键材料智能增材制造项目(一期)”,同时建设中高档乘用车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智能制造升级扩产。
自主品牌出海有望加速公司装备业务成长
2024年,公司装备业务积极陪同国内头部品牌深化海外本地化开发。后续有望受益于自主品牌加速“出口”到“出海”,受益于自主车企海外建厂、加速海外车型投放,展望2025年,伴随自主品牌出海,公司装备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轻量化零部件在手订单持续增加
2024年轻量化零部件收入7.3亿元,同比+154%。展望后续,伴随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件新能源车型定点陆续量产;一体压铸增程车型量产+插混定点,公司零部件有望持续拓展。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公司2025Q3收入同比增长56%。瑞鹄模具2025Q3实现营收9.42亿元,同比+55.7%;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41%。受益于客户销量高增及新业务量产,公司营收增速超越行业44.7pct。自主品牌持续发力,以旧换新、车企促销等因素助力,2025Q3中国汽车产量达到849万辆,同比增长10.98%。公司营收增速超越行业45pct,核心原因在于下游客户销量快速增长及新业务放量。根据官网数据,奇瑞集团2025Q3销量同比增长15%至75万辆。同时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积极深化国际主流品牌区域化市场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属地品牌客户开拓,并积极陪同国内头部品牌深化海外本地化开发。
公司毛利率同比+1.5pct。2025Q3公司实现毛利率25.99%,同比+1.45pct,环比小幅下降0.36pct;归母净利率13.59%,同比减少1.45pct,环比减少0.62pct。2025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5%/3.82%/4.56%/-0.11%,同比分别-0.31/-1.63/-0.72/+0.89pct。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三季度存在同比情况下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短期影响。
可转债募投项目调整,投建中高档乘用车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智能制造升级扩产项目;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关键材料智能增材制造项目(一期);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其中“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项目”为考虑智能制造快速普及,工厂内部制造复杂度持续攀升,对移动复合机器人及自动牵引机器人(AGV/AMR)需求明显加快。“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关键材料智能增材制造项目(一期)"则为考虑公司模具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客户对模具产品订货周期要求越来越短需求投建。
形成以汽车白车身相关配套装备的相对完整的产品线。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冲压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专机和AGV移动机器人等),近几年积极拓展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铝合金精密铸造零部件等),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白车身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轻量化零部件供应的一站式供应商。
自主品牌出海有望加速公司装备业务成长。公司传统装备业务拆分为冲压模具和自动化产线,模具业务主要供货大众、福特、通用、奇瑞等优质车企,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客户升级、品牌升级;焊装自动化产线业务围绕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及零部件、一般自动化及智能化装备,以及AGV移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业务拓展,并推动上下游业务整合和市场资源嫁接。2024年,公司装备业务深化国际主流品牌区域化市场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属地品牌客户开拓,并积极陪同国内头部品牌深化海外本地化开发。后续自主品牌加速“出口”到“出海”,1)产能从KD组装到本地化生产、海外并购;2)从买断模式基本全面转向经销模式;3)逐步在海外加大产品投放,瑞鹄模具装备业务有望加速成长。
协作机器人完善装备业务布局。2024年公司启动开发智能协作机器人,推进工业机器人线体-线边仓储物流全场景应用,加快无人化“黑灯工厂”智能制造方案落地推进。完成基于激光 SLAM 导航的复合机器人、基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的多种导航移动机器人等项目研发,并拟投资1.78亿元用于年产 3000 台智能机器人及周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生产制造能力构建。
法律申明
本公众号(名称:【车中旭霞】)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行业】组设立并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公众号。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国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国信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和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国信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国信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国信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国信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询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公众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国信证券或相关作者无关。
国信汽车分析师:杨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