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巨头金富科技筹划收购蓝原科技控股权,欲跨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Source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董兴生    

11月23日晚间,金富科技(003018.SZ,股价12.74元,市值33.12亿元)公告披露,公司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东蓝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原科技”)不低于51%股权,目前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事项和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尚存在不确定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动作发生在金富科技业绩下行背景下。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其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1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45%。

面对传统主业因新生产基地爬坡带来的折旧摊销压力,金富科技此举被视为落实其“外延式增长”战略的关键一步。金富科技表示,如本次收购实施成功,蓝原科技将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拓展第二主业增长曲线,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小瓶盖”跨界到“大电缆”

在瓶盖细分领域深耕20余年后,金富科技正式迈出跨界扩张的实质性步伐。根据公告,金富科技于2025年11月21日与蓝原科技、其实际控制人金哲及六方股东签署了《收购意向书》。

蓝原科技业务范围与金富科技现有的饮料包装主业有着显著差异。公告显示,蓝原科技成立于2022年5月,注册资本3248万元,经营范围涵盖电线、电缆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智能仪器仪表制造以及塑料制品制造与销售等多个领域。

这意味着,一旦收购成功,金富科技将不仅局限于现有的华润怡宝、景田、可口可乐等饮料客户群,而是将业务触角延伸至电缆、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等更广阔的工业领域。

此次交易的对手方,除蓝原科技实际控制人金哲外,还包括惠州蓝原咨询有限公司(持股28.3744%)、广东奇诺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6.8904%)、广东亿通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0.1047%)等在内的六家机构股东。

金富科技表示,公司在稳健发展原有主业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并购方式布局新的盈利增长点。

“如本次收购实施成功,蓝原科技将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拓展第二主业增长曲线,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金富科技在公告中表示。

事实上,这一战略布局早有预兆。在今年7月、9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金富科技管理层曾透露,公司发展将依托两条路并行:一边是自有业务发展,除原有业务外,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于饮料和食品包装领域的瓶盖业务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为主业,并逐步拓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包装行业的相关产品和业务;另外一边是拟通过探索多种可能性去扩大公司发展规模和业务,实现公司的外延式增长。

从目前来看,此次收购蓝原科技股权,正是金富科技响应当前并购重组规定、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政策方向的具体落地。

金富科技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

虽然战略蓝图宏大,但金富科技在公告中也多次提示了风险。目前,该收购事项仍处于筹划阶段,双方签署的仅为意向性协议,暂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

记者注意到,作为交易的核心要素,此次交易的价格尚悬而未决。根据《收购意向书》,最终交易价格将由各方根据尽职调查结果、审计评估报告协商确定。

为了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金富科技设置了严格的先决条件。协议明确规定,只有在乙方(金哲)、丙方(标的原股东)及标的公司按照要求提供必要文件,且根据尽职调查结论对资产、负债、合同等作出令甲方(金富科技)满意的调整后,正式协议才会签署。

与此同时,交易时间的紧迫性也不容忽视,双方约定的排他期截止至2025年12月20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金富科技需要完成繁杂的尽职调查、审计评估以及交易谈判,时间窗口相当紧张。若在此期间未能签署正式协议,且未延长排他期,卖方将有权接触其他买家。

值得注意的是,金富科技自身的财务状况也为此次现金收购带来一定的挑战。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01亿元,较年初下降11.18%(年初余额2.26亿元)。

虽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6.52%,达到1.51亿元,但公司近期业绩正处于阵痛期。2025年前三季度,金富科技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出现双降,其中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下降19.45%。对此,金富科技做出解释,公司部分新生产基地陆续投入使用,生产基础设备需要搬迁调试,造成公司产能短期受到一定影响,导致营收、利润出现一定下降。

对于此次交易的后续,金富科技在11月23日晚间公告中提到,截至公告披露日,本次收购股权事项仍处于筹划阶段,对交易标的公司尚需进行进一步尽职调查和审计评估,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交易事项仍具有不确定性。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1572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