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珀斯西南4100公里的南大洋深处,澳大利亚破冰船“努伊娜号”(RSV Nuyina)传回了一则让科研界屏息的消息——船体与海底发生接触。
意外发生在“世界尽头”
这艘耗资5.28亿澳元打造的国家级科考旗舰,于9月末从霍巴特出发,展开为期52天的南极科研任务。
几天前,船队抵达了偏远的赫德岛(Heard Island),这是澳大利亚最孤立的领地之一。
就在10月13日清晨,在进行海底测绘任务时,船体传来轻微震动——船底与海床“擦肩而过”。
幸运的是,船上99名科考人员与40名船员无人受伤。
澳大利亚南极局(AAD)随即暂停全部作业,并将船只驶往更深水域,展开船体检查。
科考暂停,安全优先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AMSA)已介入调查,与南极局合作评估船体和科研设备是否受损。
官方声明强调,“安全是最高优先事项,所有行动暂停直至评估完成。”
“努伊娜号”上配备先进的声呐系统与海洋实验室,计划在赫德岛附近完成一系列气候与生态研究,包括:
监测海鸟与海豹群落
检测禽流感传播迹象
追踪冰川融化速度与气候变化影响
科学与险境的交错
赫德岛是地球上最原始的自然实验室之一,岛上耸立着海拔2745米的活火山“大本山”(Big Ben),比澳大利亚大陆最高峰科修斯科山还高出517米。
研究显示,这里的冰川在过去70年中面积缩减近四分之一,成为全球变暖的重要警示。
极地计划的考验
这次意外,为澳大利亚南极科考计划再添波折。自2021年底服役以来,“努伊娜号”曾因燃油、吊机与桥梁高度等问题多次被迫延误任务。
本航次原计划在赫德岛停留10天后继续前往戴维斯站(Davis Station)补给,如今却被迫按下暂停键。
尽管如此,科研团队仍保持冷静。南极局发言人表示:“我们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完成既定科学目标。”
极光未灭,使命仍在
在南大洋的寒风中,这艘红白相间的巨舰重新驶入深海,船身外壁被冰浪轻拍。
它肩负的不仅是科研的重量,更是一个国家对未知极地的探索承诺。
这次“触底”,或许只是一次意外的提醒——科学的征途,从未真正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