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澳洲媒体 ABC News 报道,澳洲彩色沙石棉事件进一步发酵:问题源头被追踪至中国采石场,多州学校仍在关闭清理。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近日表示,近期在全澳范围内被检出含石棉的彩色沙子,其供应链已被追溯至中国的一家特定采石场。

这一消息立即引发全国关注,因为目前已有超过 1000 所学校与早教中心确认使用过相关产品,多州校园仍因清理作业而暂时关闭。

ACCC 强调调查仍在进行,但确认部分问题产品“确实来自中国某一源头”。此事件已从单纯产品召回,升级为跨国供应链与监管体系的系统性问题。

一、石棉彩色沙源头被指向中国某采石场:监管部门仍在确认具体企业
ACCC 副主席 Catriona Lowe 在接受 ABC《7.30》节目采访时透露,调查团队已锁定部分问题产品来自 中国的一个特定采石场。

但她也强调:
目前无法确认是哪一家开采单位
无法判定是哪家中间商负责出口
全球供应链分散,使追踪难度极高
Lowe 表示:“我们每天都有新的进展,最重要的是尽快向公众提供最需要的信息。”
这一表态代表目前调查陷入“供应链断层”阶段,既说明问题严重,也显示供应链透明度不足。

二、产品自 2020 年起持续进口,但石棉是“偶然发现”的
更令公众担忧的是: 这些含石棉的彩色沙产品自 2020 年起 就不断进入澳洲,却从未在入境环节被检测出风险。

Lowe 解释,真正发现问题完全是意外—— 一家实验室在测试新设备时,无意间检测出样本含石棉,并非因为有用户举报或监管部门事先怀疑。
原因包括:
现行法规没有要求对这类产品逐件检测
进口量大、品类多,检测成本极高
风险评估和检测主要依赖供应商自身履行责任
这一结构性漏洞意味着:
石棉进入澳洲校园,可能不是“单一事件”,而是系统缺口造成的长期风险。
三、多州学校持续关闭清理,石棉风险被评为“低但需最谨慎处理”
截至目前:
超过 1000 所学校和早教中心 报告曾使用过问题彩砂
南澳、塔州、ACT 多所学校正在进行清洁、封存与检测
官方确认彩砂含有 透闪石(tremolite)与温石棉(chrysotile) 两类石棉
虽然专家评估健康风险“总体较低”,但由于石棉以“纤维束”形式存在,一旦纤维足够细小可被吸入,风险就会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