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媒体记者采访团走进北京银行顺义科技研发中心,深入了解北京银行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数智化建设,打造未来银行新图景。
北京银行顺义科技研发中心内,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记者团展示了北京银行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数字化成果。
在零售业务领域,北京银行零售基础与研发团队副主管周兵表示,目前北京银行的零售客户数突破3200万户,如何服务好这些客户群体,同时还能进一步扩规模、促增长,答案就是数字化运营。
为此,北京银行沉淀总结了一套数字化运营的体系框架,即CPCT²R,简单说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合适的金融产品、以合适的触客渠道,提供给不同的客群,获得数字化工具加持的客户经理队伍因而能够更好地洞察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在公司业务领域,经过三年数字化转型建设,已形成由75个物理系统组成的数字金融科技服务能力体系,全面覆盖存、贷、付等各类业务场景,有效支撑全行公司业务开展。
北京银行对公基础与渠道研发团队主管于彪介绍,在风险管理方面,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建设“冒烟指数”风险预警体系,通过300余个预警信号规则,贯穿贷前、贷中、贷后业务全生命周期。
据北京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马晓煦介绍,该行数字化转型现已迈入2.0阶段,即全面数字化经营阶段,推动人工智能与业务深度融合。
为此,北京银行形成了一套“大模型”与“通用模型”双轮驱动的自研体系:大模型逐步安全收敛,通用模型持续释放价值。同时,围绕传统的语音、语义、图像等八大技术能力,开放多种业务场景智能化服务和模型部署。人工智能平台已全面支持全行业务项目交付工作。
谈及未来,马晓煦认为,人工智能一方面将给客户带来极致的服务体验,提供更多定制化产品;另外可以推动金融场景应用创新和产品流程优化,辅助决策,更精准有效的识别风险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王天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