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广泛使用的新冠疫苗,可能为某些癌症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激活他们的免疫系统,帮助对抗肿瘤。
《美联社》报道,根据周三(22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的一项初步研究,患有晚期肺癌或皮肤癌、并正在接受特定免疫疗法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在开始治疗后100天内接种辉瑞(Pfizer)或莫德纳(Moderna)疫苗,他们的寿命明显更长。这一现象与新冠病毒感染无关。
休士顿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与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推动这些特定疫苗发挥作用的关键分子——mRNA(信使核糖核酸),似乎能让免疫系统对前沿癌症疗法产生更好的反应。
“这种疫苗就像是警报器,能激活全身的免疫细胞,”该研究首席作者、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亚当格里平(Dr. Adam Grippin)说。“我们正在让对免疫治疗具抗性的肿瘤变得敏感。”
卫生部长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此前曾对mRNA疫苗表达怀疑,并削减了5亿美元与此技术相关的资金。然而,该研究团队认为结果极具前景,正在筹备更严谨的临床试验,以测试是否应将mRNA新冠疫苗与一类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癌症药物搭配使用,作为设计癌症专用mRNA疫苗前的过渡步骤。
健康的免疫系统通常能在癌细胞成为威胁之前将其消灭,但有些肿瘤会进化出“隐身术”来逃避免疫攻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就是移除这层伪装。这是一种强效治疗——但并非对所有人有效,部分患者的免疫细胞仍无法辨认肿瘤。
mRNA天然存在于人体每个细胞中,负责携带遗传指令以制造蛋白质。虽然它以新冠疫苗的“诺贝尔奖技术”闻名,但科学家早已尝试开发个人化的mRNA“治疗性疫苗”,训练免疫细胞辨识患者肿瘤的独特特征。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mRNA专家杰夫科勒(Dr. Jeff Coller)表示,这项新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线索”,显示也许不必量身定制的疫苗亦可奏效。“这说明mRNA药物仍在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展现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益处。”
格里平与佛罗里达团队原本在研发个人化mRNA癌症疫苗时发现,即使未针对特定目标设计的疫苗,也能引发类似的免疫反应。他于是推测,市面上现成的新冠mRNA疫苗是否也能产生同样效果。
研究团队分析了安德森癌症中心近千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病历,比较其中曾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疫苗者与未接种者的存活情况。
结果显示,已接种疫苗的肺癌患者在开始治疗三年后的存活率,几乎是未接种者的两倍。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显著延长,但具体时间尚不明确,因部分患者在资料分析时仍然健在。
格里平补充说,其他非mRNA疫苗(如流感疫苗)则未显示任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