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工的下半场

Source

  原标题:老矿工的下半场

  新华社沈阳3月12日电 题:老矿工的下半场

  新华社记者李铮、张逸飞

  2017年是一道分水岭,将杨书民的一辈子分成了迥异的上下半场。

  “河西煤矿多,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能养活老婆孩儿。”杨书民的家乡,辽宁省阜新市是“百里煤海百里城”的煤电之城。54岁的老杨一直以为自己会像父辈、兄长一样,上井、下井,背煤一直到背不动。

  杨书民所在清河门区是一个有2个国有矿、17个个体矿的独立工矿区,以前经济发展90%靠煤。杨书民说:“个体煤矿用工都是当地农民,出力气的一个月四五千元,有技术的过万元。”

  矿工辛苦,但一个月5000元左右的收入让杨书民一家不愁吃穿。但到了2017年,辽宁省关停全部30万吨以下煤矿,阜新市承担了去产能的大部分任务,清河门的煤矿全部下马。遍地是煤的红火日子戛然而止,98平方公里的清河门只剩下四分之三的沉陷区留着煤的记忆。

  “没文化、没技术。更要命的是50岁的老头子,打工都没人要。”杨书民觉得天塌了。

  “全村1550口人,像老杨这样年过五十的老矿工将近100人,一下子成了贫困户的他们活路在哪?支部要管。”清河门区河西镇河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会彬说。

  张会彬2001年上任河西村党支部书记,那一年,阜新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他说:“有煤,河西日子好。煤没了转型,河西也得绝处求生。”

  拿着上级拨付的扶贫资金,张会彬觉得每一分钱都沉甸甸的,“能出去打工的都被我赶出去了,我先要给老头老太太琢磨生路。”

  棚菜是张会彬选择的突破口,他说:“农民房前屋后都种菜,再加上农业扶贫的技术指导,生产不难。”于是,在到山东寿光等地拜师学艺后,河西村成立棚菜合作社,量力而行在村里闲置土地上建起了10个高标准大棚。杨书民等10名老矿工开始用挖煤的双手伺候棚菜。

  “有大棚的地方那么多,我们的菜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面对老哥们“销路”的质疑,张会彬早有调研,“我把市场瞄向了哈尔滨。那里冷,需求大,本地供应不足,山东棚菜距离太远。我就打这个地域差、时间差。”

  不出所料,经过三年多的打拼,“河西黄瓜”已经成了哈尔滨菜市场的紧俏货。

  站在一百米长、七八米高的大棚里,张会彬说:“有一次下大雨,我睡不着觉早上五点赶到大棚,看到十几个员工正在那放帘子。”杨书民说:“书记讲的道理我们懂,合作社是集体的,但这饭碗是自己的。”

  如今,河西村的大棚已经发展到了38个,吸纳了40名50岁到65岁的老年人上班。杨书民和老伴都成了技术骨干,“两口子一个月能挣6000元。”

  “杨书民们”的“老”是矿工转型老大难,而比“老”更难的是“残”。下井风险高,阜新市被砸残的农民矿工不少。清河门区副区长付大成说:“按照中央要求,我们产业、健康、教育扶贫综合施策,确保伤残矿工家庭精准脱贫、稳定脱贫。”

  河西镇邢家屯村村民于祥忠是站在自家院子里迎接我们的。他身后的猪圈、羊圈干净整齐,准备做饲料的玉米晒在一角,如果不是挪步时一蹭一蹭的,看不出他曾在床上瘫了三年。

  19岁在个体煤矿下井,六年前35岁时,于祥忠被砸坏了腰,在床上躺了三年,虽然能走了,但双下肢没有知觉,干不了重活。

  从于祥忠瘫在床上那天起,邢家屯村党支部书记赵志新就成了他家的服务员。建档立卡后,祥忠年迈的奶奶、父亲吃药,赵志新跑报销;祥忠大女儿考上了阜新市最好的高中,赵志新跑减免学费;祥忠媳妇儿没事做,赵志新又用扶贫资金送来6只羊。

  赵志新像亲兄弟一样帮自己,于祥忠记在心里。站起来后,他一步一蹭地喂着家里的羊和猪,三间瓦房收拾得干干净净。记者在圈里看到,于祥忠家已经有40只羊、38头猪了。

  “村里好、媳妇好,我必须活出个样来。”于祥忠说:“腰塌了,日子不能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