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错?中国女网红在澳洲遭暴打!原因竟是厕所敲门发生的小摩擦!

Source

近日,30岁的中国网红Babbie,本来只是和朋友去餐厅填饱肚子,结果却卷进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冲突!

更离谱的是,她差点被人当众泼热汤,最后还被对方打到脸上留下血痕和瘀青...

据《每日邮报》报道称,事情发生在上周六深夜。

Babbie在悉尼Potts Point参加完活动后,晚上11点和朋友一起去吃夜宵,选了位于George Street、Capital Square底层的韩式餐厅Milliore。

点了酒水和食物后,她大约凌晨2点去了洗手间,却发现门口排了长队。

她随口问了句:“你们是在排队吗?” 得到的回答是“是的”。

可是她等了很久,感觉里面的人没动静,就轻轻敲了敲门,问对方是不是没事。

没想到,这个小动作却引爆了后面整场“灾难”。

厕所里走出来一名年轻女子,经过她身边时,突然用中文骂骂咧咧,还夹带着英文脏话!一句“b***”加“mother f***er”,直接点燃了火药味!

Babbie当场愣住,和对方爆发了几句口角,但最后还是选择回到餐桌。

然而危险就在下一秒!当她走回桌子时,竟然看到那个女子端起一碗滚烫的热汤,疑似想要直接泼她!

要不是餐厅员工眼疾手快拦下,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店员赶紧劝两人离开,Babbie也照做了,还主动付了账,站在门口等朋友去拿包。

她以为事情结束了,谁知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门口的监控录像显示,那名女子的朋友,一个韩国女生和一名男子(疑似她的男友)走过来,还一度和Babbie交流,甚至还给了她一个安抚式的拥抱。

气氛本来似乎缓和下来了。可偏偏就在这时,那名年轻女子又折返回来,突然一记偷袭,直接打在Babbie脸上!

场面彻底失控!Babbie下意识反击,双方拉扯推搡,甚至扭打到地上。

过程中,Babbie一度把对方压倒,但很快被其男友粗暴推倒在地。

视频里全是混乱的身影,其他人拼命拉架,却几乎拦不住这场火爆的冲突!

打斗结束后,Babbie和朋友赶紧叫了Uber直奔警局,去做笔录。

路上她情绪彻底崩溃,哭到呼吸困难,还出现严重的惊恐反应。脸上被抓伤的地方鲜血直流,手臂和腿上也青一块紫一块。

“我没办法入睡,这几天一直在哭,还频繁出现panic attack(恐慌发作)!”

Babbie在接受采访时几乎泣不成声。作为网红和模特,她的工作极度依赖“脸”,可如今满脸伤痕,她连正常拍摄都无法进行。

她强调,自己没想过打架,更没有主动挑衅,但在那种被袭击的瞬间,她只能本能地保护自己。

“如果我真的做错了,我愿意承担责任,但暴力不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哪怕只是争吵,也绝不该发展到肢体伤害!”

Babbie还呼吁对方站出来,把事情讲清楚,让警方公正处理。她甚至说:“我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我相信澳洲的法律,我也希望她能出来面对。”

一场原本毫不起眼的夜宵,最终演变成血淋淋的惊魂夜!

谁能想到,一次“敲厕所门”,会让一个女生的人生陷入如此巨大的阴影?!

很多人看到这场冲突时,第一反应可能是:“就一个厕所催门,至于打成这样吗?!”

可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文化差异与情绪管理问题。

在华人语境里,敲厕所门很常见。遇到有人占用太久,我们会轻轻敲两下,提醒里面的人“还有人在等”。

这并不是挑衅,而是一种“礼貌催促”。但在澳洲或其他西方国家,厕所空间被视作绝对的隐私领域。

即便外面排很长的队,多数人也会选择耐心等待,不会去敲门,更不会问候里面的人状况。

所以,当Babbie习惯性地“敲门”,在对方看来,可能就像是赤裸裸的冒犯,甚至被解读成不耐烦或催促。于是,一句无心之举,在跨文化环境里被放大成挑衅信号,进而点燃冲突的导火索!

其实,这类误解在海外生活里并不少见!

比如插队问题,在中国插队时常发生,但在澳洲,排队秩序几乎神圣不可侵犯,一旦有人加塞,很可能当场就爆发争吵。再比如用餐时催单,在国内习惯三番五次催促,而在澳洲,服务员可能觉得被冒犯,甚至会对顾客态度冷淡。

跨文化语境下,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可能被误读。特别是在情绪已经被酒精放大的深夜,火星更容易引爆火药桶!

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小摩擦最后会升级成肢体冲突?答案或许不只是文化差异,而是“情绪管理的缺失”。

当矛盾出现,如果双方能忍一忍,换一种表达,或许就能避免流血。但现实往往是,谁都不愿意示弱,情绪不断叠加,最终演变成了互相伤害。

Babbie的经历就是一个警钟!在异国他乡,很多华人、留学生、打工族或新移民都会遇到类似的小摩擦。有人因为不懂当地礼仪,惹来白眼;有人因为一句无心的话,和同事结下梁子。可如果我们不懂得在第一时间“踩刹车”,很可能就会像Babbie这样,把一件小事搞到无法收拾!

这起事件在华人圈引发了大量讨论。

不少人认为,她的行为在澳洲是不可接受的,是粗鲁的,没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