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生存大考,拼多多“千亿扶持”护航

Source

美国东部时间48日,美方将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对等关税,进一步由34%提高50%84%49日,又称将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关税至125%。至此,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累计已达145%

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还宣布,800美元以下邮政包裹小额免税政策也将自52日起取消,根据最新消息,还需缴纳120%价值或100美元/件的关税(自61日起更升至200美元/件)。

以日为单位剧烈波动的关税政策下,跨境电商商家、乃至更多出海从业者,难眠的夜晚还在继续。

品牌企业谋变局,小微卖家寻出路

这次的关税政策变动,市场并非毫无预期。

加征关税,符合特朗普政府一贯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立场。在特朗普上任前,就已出现抢出口现象,而2800美元包裹小额免税政策也经历过短暂取消,物流一度戛然而止。

但仍然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幅度之大、变动之剧。

跨境领域的上市公司在这几日频频回应,普遍称将依靠品牌影响力、拓宽多市场多渠道、分散供应链布局等方式,应对此次关税加征。

安克创新在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称,公司拥有良好的毛利率和较强的品牌粘性,与用户连接紧密,因此内部对未来的展望并未过度悲观。实际上,自 2022 年起,公司就已经考虑过未来可能面临的极端情况,并开始为可能出现的变化制定预案。

公司方面对媒体进一步表示,安克创新计划进一步投入到产品创新、品牌心智建设、全球化柔性供应链等战略方向,主要包括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开展全链条降本增效、探索新兴市场增量、分散区域政策风险几方面。

另一家跨境大卖致欧科技回应投资者称,欧洲营收约占公司营收的60%,美国营收约占公司营收的30%;美国市场公司将以整体涨价应对短期内成本冲击,并以东南亚和中国构建双供应中心,灵活应对未来变局。

对于大品牌和企业来说,即便这一轮关税变动已经超出了正常预期,它们也仍有一定的市场渠道腾挪空间、替换的供应链选择,以及最重要的抗风险能力——资金。

对于更多普通商家来说,选项则要少了许多:涨价、布局海外仓,或者尝试去新市场,但每一项也都意味着未知的风险:更多的投入和不一定更多的订单。

提价可能直接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销量减少;另一方面,海外仓也需要商家转换运营模式,有更强的预测和判断能力,并拨出更多资金用于备货和周转。此外,许多中小商家往往也专注于单一市场,缺乏拓展新市场的经验。

对于许多跨境商家来说,国内生产、按需发货的方式让他们能够以更容易、更灵活的方式挣全球的钱,也因此进入海外本土的程度有限,更不用说建设海外工厂等布局。过去一年左右,跨境平台大力推广的全托管模式也让更多产业带上的商家进入了跨境领域,得以以几乎没有门槛的方式开拓全球市场。

但这些中小商家同样可能受限于有限的资金和技术,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弱,更有可能在关税冲击下,陷入生存困境。

平台发力:从市场多元化到精准扶持

从商家到海外消费者的跨境链条上,众多环节都在等待这场关税博弈的结果,其中也包括多家跨境平台。

从去年以来,各家跨境平台已在为可能的关税影响作准备,包括拓展半托管以及本地发货卖家,开拓更多市场站点等。

例如拼多多全球化业务自去年开始增开东南亚、欧洲、拉美站点,挖掘更多市场的需求;在欧洲与 DHL 集团达成合作,DHL 将支持其欧洲业务物流,尤其是本地对本地模式下的配送,预计国际业务在欧洲总销售额的80%将来自这种模式。

关税的剧烈变动再一次证明了,当下出海必须要往本地化走、往深处走,需要商家和平台共同扎根本土,强化海外供给和本地服务。但对于平台上的中小商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既缺经验也缺资金,亟需平台提供帮助,共同应对挑战。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不少已经出海或者准备出海的中小商家,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克服特朗普发起关税战所掀起的惊涛骇浪,需要平台为他们撑腰,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特别是提供诸如降低成本、提质增效、防范风险等方面的帮助。

据了解,对于身处关税风波的中小跨境商家,拼多多将提供针对性扶持,护航出海。近期拼多多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将加大对国内跨境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补贴、物流支持等,帮助跨境商家缓解现金流压力、稳定生产,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应对包括关税变动在内的出海风险。

同时,对于产业带上的商家来说,开拓内贸市场、构建双循环发展模式也是当前形势下分散经营风险的一项策略。

自去年拼多多发布百亿减免”“新质商家百亿扶持计划等系列举措以来,诸如沧州化妆刷、平度假睫毛等一批新质产品国内产业带商家,借助服务费减免等优势,加大投入产品研发和提升,依靠质量优势成功开拓内销市场,内外贸双轨并行,建立起更具韧性的经营模式

据报道,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 CEO 赵佳臻针对千亿扶持计划称:我们有决心担负起平台商家转型发展的成本与风险,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会优先保障中小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健康利润。

在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中,从平台到商家,唯有携手应对。

无论如何,跨境出海的生意要变了。

从万亿市值的巨头公司,到产业带上的中小厂家,跨国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影响的从不仅仅是部分商家或是平台。当下,生态型公司也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体系中的商家们共迎挑战。

可以确定的是,跨境贸易仍将存在,并迎来产品、市场、模式的全方位变化。携手找到生存提质的空间,维系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将是出海人共同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