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九月初连续公布两批罚单,多家金融机构因各类违规行为合计被处罚约2.69亿元。
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集中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广发银行、恒丰银行、中信银行(601998)等11家金融机构因多项业务违规合计被罚1.629亿元,同时有多名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罚款及禁业等处罚。
加上9月5日公布的一批罚单,金融监管总局在短短一周已对17家机构开出近2.7亿元罚单,涉及信贷审批、监管信息报送、资金运作风险等多个领域。
八家银行合计被罚1.487亿元
广发银行、恒丰银行领巨额罚单
此次罚单涉及8家全国性银行,合计被罚1.487亿元,其中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收到的罚款金额最大。
广发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被处以667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李工凡、陈卉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0万元。
恒丰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理财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被罚款6150万元。相关责任人王洋、魏会敏、杜娟、凌勇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5万元;李勇、郑现中被警告。
针对处罚决定,两家银行均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广发银行表示,此次处罚是基于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该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该行诚恳接受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高度重视监管意见的落实,已完成处罚相关问题的整改,并以问题整改为契机,认真举一反三,不断优化长效机制,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夯实经营管理发展根基。下一步,该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守牢风险底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恒丰银行公告称,近日,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风险管理与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问题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于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该行高度重视,虚心接受,深入剖析问题根因,已认真落实相关问题整改问责。下一步,将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和监管意见,全面提升内控合规和风险管理水平。
还有多家银行因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而受罚。
民生银行因系统使用管控不到位、基础软件版本管理不足、生产运维管理不严等问题被罚款590万元。
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被罚款430万元。
建设银行因个别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不充分、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等事项被罚290万元。
招商银行也因数据安全管理不到位被监管警告并罚款60万元。
进出口银行是本轮罚单中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据金融监管总局罚单,进出口银行因国别风险管理不到位、薪酬支付管理不到位等事项被罚130万元。
华夏理财领千万罚单
恒大人寿20名高管被罚
理财和投资业务也是此次处罚的“重灾区”。
中信银行因理财回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同业投资投后管理不到位等事项被罚款550万元。
信银理财则因理财产品名称不规范、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等事项被罚220万元。
自2024年以来,信银理财已经两次被罚。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4年6月,该公司曾因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被罚750万元。
华夏理财因存在投资运作不规范、系统管控不到位、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行为被罚款1200万元,相关责任人王涛、张志涛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0万元。
对于监管部门的上述处罚决定,华夏理财回应称,公司诚恳接受、高度重视,已严格按照监管意见,全面落实了整改工作要求。目前,公司理财产品运作有序、业绩稳健。
此次罚单还体现出监管机构强化机构和人员“双罚”原则,对违规行为实行“责任到人”的穿透式监管――既以大额罚款惩戒机构主体,更精准追溯关键岗位、核心人员的责任,打破过往“机构担责、人员免责”的行业惯性,构建起“罚机构+追个人”的监管闭环。
在一众受罚机构中,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为“责任到人”的典型案例。
恒大人寿多位责任人因“保险资金运用严重不合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投后管理不合规,报送的报告报表存在虚假记载等”问题被处罚,20名相关人员合计被罚款282.5万元。
其中,梁栋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陈�冶唤�止10年进入保险业,朱加麟、曾松柏、刘国辉被禁止5年进入保险业。
上述责任人员中,梁栋曾任恒大人寿董事长,陈�以�任恒大人寿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总公司副总经理,朱加麟曾任恒大人寿董事长,曾松柏曾任恒大人寿总精算师、副总经理、总经理。
深圳金融监管局也公布了对恒大人寿及相关责任人的罚单,因“股东股权及印章管理行为存在违规”,恒大人寿被警告并罚款41万元,相关责任人员同步被给予警告以及罚款的处罚。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速
合规成为转型“底线要求”
此前9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7家机构的行政处罚信息,包括华夏银行(600015)、浙商银行、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601099)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及多名从业人员,罚款金额超一亿元(不含个人罚款)。
结合9月12日披露的第二批处罚,两批罚单合计涉及17家机构,总金额近2.7亿元,其中广发银行、恒丰银行两家机构罚款占比超四成。
从处罚案由看,信贷、票据业务合规仍然是监管重点,银行集团下属理财子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金运作也是处罚“重灾区”。此外,监管数据报送合规性问题在处罚中也表现突出,多家机构因数据错报、报送不合规被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银行、恒丰银行在回应中称,此次处罚是基于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
这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穿透式监管、持续问责“的执法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初期普遍面临的挑战:技术投入不足、系统衔接不畅、合规意识滞后。
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监管科技(RegTech)水平已成为衡量金融机构合规能力的重要指标,数据报送质量直接反映机构的风险管理基础。
此次罚单的集中落地,进一步印证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始终保持“严监管、强问责”的高压态势,且伴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速,监管维度更趋精细深入,不仅聚焦传统信贷、资管等领域的违规风险,更针对金融科技应用中的数据安全、算法合规、外包管理等新问题强化穿透式审查,在筑牢风险防线的同时,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向“合规筑基、创新赋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转型。
对此,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指出,当前金融科技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业务核心,但监管规则、技术标准与人才储备未能同步跟进。技术治理滞后于业务发展,导致机构数据报送错漏、外包管理失效等违法违规行为频发。在发展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需加强技术合规能力建设。
“合规不是成本,而是创新的护航者。”田利辉进一步强调,要堵住金融科技领域的违法违规风险,银行需从“被动罚单”转向“主动治理”。一是通过技术融合,利用AI实时校验数据、区块链固化外包流程;二是依靠人才破局,培育“金融+科技+合规”复合团队;三是参与标准共建,主动加入监管沙盒试点,实现安全数据共享。
总体来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核心逻辑已从“技术赋能业务”转向“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从“追求效率提升”转向“效率、合规、普惠三者平衡”,最终目标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合规为底线”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