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五折清仓卖房

Source

“网上铺天盖地的银行直供房,哪里可以查到?”

随着“银行直供房”最近频频被媒体报道,类似的问题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一部分购房者不免好奇:在哪里可以看到房源信息?这些房子是否真的便宜又安全?

盐财经注意到,阿里拍卖、京东拍卖等资产交易平台都挂出了“银行直供”房源。比如,阿里拍卖平台首页设有“银行清仓”专栏,集中展示银行委托处置的各类资产,其中就包括房产。

阿里拍卖上的资产处置合作机构

不过,这些平台并没有为“银行直供房”划分单独板块。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与其他资产一同陈列,拍卖者只能通过“出售方”或“委托方”,来判断房源是否来自银行。

目前来看,银行直供房尚未在全国形成普遍现象,而是集中出现在部分城市、部分银行。不过,银行直供房的加速涌现,揭示了银行端的流动性压力,地方楼市的不确定性也被进一步放大。

拍卖平台上的“银行直供”

所谓的银行直供房,主要来自个人或企业的抵债资产,银行为了加快不良贷款回收,将抵押物直接挂牌出售。

银行出售抵债房产是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段之一,并非新鲜事,但它在今年得以被大规模看见,很大一个原因是银行直供房变多了。

10月29日到30日,兰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兰州农商行”)在“京东拍卖”上一口气挂牌了近200套房产,其中包括156套位于辽宁沈抚新区“育才壹品”小区的住宅。

大量房源从哪里来?

阿里资产平台上,“银行直供好货”栏目下有多家推荐银行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该小区的开发商为沈阳智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共欠了兰州农商行2.94亿元。2022年,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强制执行,银行获得该小区未售的住宅和商铺,完成产权过户。

因为还不了钱只能将房子过户给银行,这一现象在民间并不少见。截至11月24日,兰州农商行在京东资产交易平台上共有585个资产标的,包括其中大多数为房产标的。

一名在兰州农商行负责不良资产处理的业务经理告诉盐财经,这些房源部分已经过户给银行,部分还在走手续,导致交易周期有长有短。但总体“(产权)都没啥问题”。

兰州农商行的情况不是个例,从阿里、京东两个资产交易平台上的数据可以看到,一个规模更大的“银行直供房”市场已经成型。

图源:京东资产平台

个别银行成为了这一市场的供应主力。根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吉林银行挂牌出售的房产标的共有2099个,天津银行有1227个,广东农信系统挂牌出售的房产标的共有12386个,四川农信系统为24821个,辽宁农信系统累计有11369个,贵州农信系统有9539个。

除了城商行与农信社之外,大型国有银行如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开展了房产直售。上述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农业银行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共649个。

尽管银行正在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步伐,但市场热情不高,流拍频频发生。11月10日,兰州农商行旗下的上百套“育才壹品”小区住宅开拍,当天全部流拍。目前,兰州农商行再度将10套该小区住宅打包出售,起拍价119.8元,预计将于11月26日公开竞价。

与此相较,一些热门地段的商业房产反而表现得较为抢手。比如,兰州市关城区的一家198.73平方米的街边店铺,起拍价为548万元,经历了202次出价,最终以761万元成交。还有同样位于关城区的两套商业用房,目前正用作酒店经营,经过60次出价后,以高出起拍价近30万的价格成交。

能不能买

浏览网上的银行直供房信息,能看到一幅更直观,也可能更真实的房价图景:

上海陆家嘴一间六十多平方米的住宅,出价255万元,数次遭遇流拍;

北京昌平区一套超200平方米的别墅,起拍价600万;

天津市武清区某知名开发商小区的住宅,面积超160平方米,起拍价67.55万元。

上海陆家嘴汤臣中心流拍的住宅

而在三四线城市,一套房可能和一辆车的价格不相上下。

安徽黄山歙县,一栋双层别墅的起拍价只要15万。而在东北,不少房子的总价跌到了10万以下。阿里拍卖平台显示,2024年7月,沈阳市沈北新区的一套“2室1厅”住宅以7万元的价格成交。

东北起拍价低于10万的房源

为了加快变现,银行通常会以低于市场价设置起拍价,甚至不惜“五折”出售。比如兰州农商行挂牌的“育才壹品”住宅单价仅2000元/平方米,大约为市场价的一半。贝壳平台显示,目前同小区在售房源单价在3300元/平方米到4600元/平方米之间。

这也引起了一部分购房者的兴趣,人们试图在网上了解关于银行直供房的更多信息。问题也随之而来:捡漏银行直供房,是否存在风险?

和公众更熟悉的法拍房相比,银行直供房交易相当于,银行作为卖家,与购房者进行二手房买卖,交易主体清晰,相对来说更有保障。

专注房地产纠纷的律师刘馨远告诉盐财经,银行直供房的主要来源是,前购房人还款不能,直接将房产抵债给银行所有,产权和争议解决较为彻底。

而法拍房的来源法律纠纷比较复杂,如民间借贷、担保等纠纷所致。

不过刘馨远也表示,购买银行直供房,需要特别注意房屋是否存在非正常死亡事件(即是否为凶宅),“这样的银行直供房并不少见”。此外,还需注意房屋是否为烂尾楼遗留商品房,如果是则要重点关注质量问题,同时交易的税费以及税费承担也要重点核实清楚。

“最好还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购买才好”,地产经纪学家邓浩志对此表示,购买银行直供房后续也可能存在原租户无法搬迁、原屋多年未交物业费等问题。

另外,盐财经还注意到,在拍卖平台上,个别银行会在资产出售页面展示房源照片,但出售标的物为债权而非房产,房子只是债务的抵押物,因此需要注意区别。

在拍卖平台上,个别银行会在资产出售页面展示房源照片,但出售标的物为债权而非房产

一位混合所有制银行人士告诉盐财经,银行转让债权与直接出售房产有本质区别。银行转让债权后,受让方需要通过法律手段申请强制执行,房产进入法拍程序流拍后,才可归于受让方名下。

头疼的银行

刘馨远注意到,近几年,与不良房产相关的法律案件有增多的趋势,“主要是烂尾楼引发的停贷、延期交房、退房潮继而引发的破产较多,购房人断供率在高位”。这些都加重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压力,“银行现在也很头疼”。

从宏观层面来看,银行的不良资产如今仍在增加。今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2%,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环比双升。

若不良贷款有房产抵押,相关房产便会进入法拍流程。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法拍市场挂拍各类法拍房源数量54.7万套,市场供给量处于高位,但成交率较为低迷,仅为13.1%。法拍流拍的一个结果就是,银行接回房产、成为产权人——这成为近几年银行直供房数量激增的一大核心原因。

对于银行来说,处置手上的房产几乎是一个必须的选择。根据财政部发布的《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银行在取得抵债不动产和股权后应于两年内处置,否则就会被施加“惩罚性风险权重”,占用成倍的资本。

除了释放自身的金融风险之外,银行加速处置抵债房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预期房产价值并不乐观。

目前我国各线城市房价仍在筑底阶段,呈现出房价环比下降,但降幅有所缩窄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10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环比下降,其中一、二、三线城市的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4.4%、5.2%和5.7%,三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3.4%,下降幅度大于一二线城市。

2025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图源:国家统计局

而反过来,低于市场价的银行直供房,可能进一步影响当地的二手房市场。邓志浩表示:“哪怕不卖,价格挂在那里,也会对市场心理产生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银行的抵债资产规模不同,抵债资产结构也不一样(如民生银行的抵债资产大多数为运输工具),尽管拍卖平台上的“银行直供房”具备一定体量,但它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根据邓志浩的观察,广东还未形成明确的“银行直供房”市场。广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盐财经,他们所收的抵债资产中很少有房产;杭州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员工也表示,没有听说过“银行直供房”业务。

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下行、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增高,刘馨远预计,“银行直供房”现象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头图为顾芗·AI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