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韩国“新亭洞连续性侵杀人弃尸悬案” 20年后终于确认真凶!可惜…

Source

11月21日,首尔警察厅宣布,2005年震惊韩国的“新亭洞连续性侵杀人弃尸案”正式告破,横跨二十年的追凶历程,终于迎来了最终的答案。

2005年6月6日,在首尔市阳川区新亭洞一间小学后面的一条小巷,有人发现了一个米袋,里面竟然是一具20多岁女性的尸体。

受害者的内衣半褪地挂在身上,阴道内被塞入两个不同品牌的卫生巾和卷起的纸巾,另外还存在胸部被牙齿咬伤、腹部过度出血等遭受暴力袭击的痕迹。

过了五个月,同一区域又发现一具40多岁女性的尸体,也是被塑料布和毯子包裹着弃尸。

两名受害者均遭勒毙,头部都被套上黑色塑胶袋,用绳索绑在米袋上。

(弃尸现场)

检验结果显示,两人都有遭性侵的痕迹,警方当时就判定为连续杀人案,但真凶的身份却成了一个困扰警方长达20年的谜团。

当年案发后,阳川警察署成立了38人专案组,展开大规模调查。

但凶手弃尸的这条巷子看似熙熙攘攘,实际上却是一个监控盲区,在案件发生后才安了监控。

警方从地毯式访查、比对前科纪录,到发放9000份通缉传单,前后追查8年却始终没能找到关键线索。

2013年,这个案子被正式列为长年未解的悬案。

由于案件太过残忍且神秘,这起悬案被改编进了2016年的高分韩剧《信号》里。《信号》里名为 “红院洞连环杀人事件” 的案子,就是以这起杀人案为原型。

(《信号》)

转机出现在2016年,首尔警察厅的“未解悬案专案小组”重新调查这个案子。

这时候科技已经进步很多了,警方两次委托科学搜查研究院重新检验证据,终于在两个受害者的物品上检测出了同一个人的DNA。

警方开始大规模排查,从两具遗体都沾染了沙粒的线索出发,追查2005年间曾出入首尔西南部工地和新亭洞的周边人员,把23万人都列入了调查范围,甚至连建筑工人都没放过。

(警方调查中)

他们跑遍全国,对比了1514名嫌疑人的DNA,考虑到凶手可能是朝鲜族,甚至还跟中国的数据库做了比对,结果还是没找到匹配的。

(弃尸现场)

这时候警方想到,凶手会不会已经死了?

于是在56名已死亡的嫌疑人中,他们锁定了男子A某。但问题是这名男子2015年因癌症病逝后就火化了,根本没留下DNA。

案情再度面临瓶颈…

警方没有放弃,他们走访了A某生前住过的京畿道一带40多家医院,真的找到了一份他治疗时留下的组织样本,而且这份样本本来早就该销毁了,却奇迹般地被保存了下来。

今年5月,他们把组织样本送交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鉴定,两个月后收到回复——A某的DNA与2005年两起命案完全吻合!

(国立科学检察院原州分院的所在地)

鉴定结果出来那天,负责这个案子5年的金长秀组长直接激动哭了。

真凶A某,当时是新亭洞一栋大楼的管理员,案发时60多岁,2006年还试图用“大门锁了,我带你走地下室”的借口性侵一名女性,幸好这名女性跑掉了。

他因此坐了3年牢,但有至少3次性犯罪前科的他,当年居然没被列入优先嫌疑名单。

警方后来去他工作的大楼地下室勘查,发现受害者尸体上的霉菌和沙子成分跟那里完全吻合,还找到了一根可能是作案工具的绳子。两起性侵杀人案很可能都发生在这座地下室。

A某的一位狱友爆料,A某曾经说过一些“只有凶手才知道的细节”,连受害者的长相都描述得一清二楚。

原本警方怀疑2006年5月新亭洞发生的“流氓兔杀人案”的凶手也是A某,但A某2006年到2009年间一直在监狱服刑,所以真凶另有其人。

(弃尸现场)

由于A某已于2015年因癌症病逝,新亭洞连续性侵杀人弃尸案将以 “死亡无法追诉” 原则结案。这意味着,尽管真凶的身份已经被确认,但法律已经无法对他进行审判和制裁。

对于负责此案多年、即将退休的刑警尹敬熙而言,这个消息让他心情复杂。“每当想到受害者家属,我都感到难过。在警察生涯的最后阶段,能确认凶手身份,让我心中背负多年的重担,总算能卸下一点。”

正义得到了伸张,审判却永远缺席。随着凶手的死亡,许多罪恶的细节与真相,或许将永远沉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