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在澳洲,获得百万遗产是怎样一种体验?

Source

澳洲网友意见不一

2022年初,30岁的Hannah White经历

了人生的一次巨大转折。

她深爱的叔叔去世,然后留给她170万澳元的遗产。

这笔金额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小,尤其是对一个年仅30岁的年轻人。

White的叔叔是一位没有子女的前银行家,

临终前曾告诉她,希望自己的财富能被 “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

当时的White才走出一段痛苦的婚姻,并刚刚开始一段新关系,

她住在一套靠父母借款买下的墨尔本公寓里。

叔叔的突然离世,不仅带来了悲伤,

也让她得以提前实现生儿育女、置换新居的计划。

2023年9月,她一边在医院迎接女儿Darcy的诞生,

另一边她的母亲正在帮她出席一场拍卖,竞拍一处新的家庭住宅。

虽然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但White始终心怀惋惜:

我宁愿要叔叔,也不想要这笔钱。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幸运的是,她并没有被这笔突如其来的财富击垮。

早在离婚后,她就聘请了一位财务顾问,为未来做准备。

财务顾问Jayde Jenkins的建议是:

刚刚继承遗产的人,第一步要做的是 “暂停一下” 。

她说:

先好好正视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点时间。

每个人处理悲伤的方式不同。

你要问问自己,现在的头脑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做出理性的决定?

如果不是,那就别急着动这笔钱。

她建议:

可以先将资金放入三个月的定期存款账户,

以避免因为情绪波动而做出短期冲动消费。

当人情绪低落时,容易做些让自己 “瞬间快乐” 的事情,

但这些决定往往牺牲了长期利益。

财务公司Thriving Wealth的创始人John Cachia指出:

财富积累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挣扎、生存、成长和自由。

大多数人是逐步经历这些阶段,但继承遗产会让人 “直接跳级” 。

Cachia说:

有人原本还在为还信用卡、攒首付而苦苦挣扎,

然后一夜之间却有了财务自由的能力,

但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 “挣扎期”。

有的人会立刻用钱还债、买车、度假,

然后潜意识开始想 “怎么把这些钱处理掉”。

虽然在嘴上都不会这么说,但这是潜在心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被财富吓住” 了,

反而什么都不敢做,错失了很多机会。

Cachia会引导客户重新构建长期人生蓝图,并将过去的目标与现在的能力重新对比。

他通常建议:

先清除高利息的坏账,如信用卡或分期付款,再思考下一步。

比如:

一个原本只打算买房的人,现在可以在买房的同时,

建立投资组合、充实养老金账户,甚至考虑职业再培训。

10年内,也许就能靠被动收入过上理想生活。

但如果仍用 “过去的思维” 去处理遗产,

可能一股脑全投进房子,结果既无法灵活调动资金,也错失了其他机会。

Cachia通常会为客户建立长期系统:

每个目标配套账户、自动转账、定期复盘,确保投资行为不受情绪干扰。

White的策略也很类似。

她用20%的首付买下了一套82万澳元的住房,

为了孩子换了一辆更大的车,全家去度假,其余部分则投资理财。

同时,她还保留着自己最初那套房产的贷款。

旅行上,她也不吝于提升生活品质。

没住丽思卡尔顿,而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亲子酒店。

最终,她花了:

15万澳元买了两辆SUV、4万澳元旅行、还了给父母的12万借款、缴了5万澳元税,

并将75万存入房贷对冲账户,10万存入养老金,5万投向债券和股票。

Jenkins还建议:

不是所有遗产都该拿去还房贷

Jenkins举了一个客户例子:

一对年收入25万澳元、房贷60万的夫妻突然继承了80万。

他们面临多个选择——还贷、投资、或者给孩子留下一些保障。

最终他们选择不还清房贷,而是制定了一套现金流计划:

20万用于装修,每年2万旅行开销,8万做了养老金追加缴纳,

从而节税1.4万,其余37万放入对冲账户,15万投入投资市场。

Jenkins说:

还清房贷会让人安心,但资金就锁死了,无法再产生收益。

你省下的利息或许是5.5%,

但投资可能带来8%甚至9%的复利收益,长期看差距不小。

Jenkins说:

近一年已有三位三十多岁的客户来找她咨询遗产管理,

其中一位女孩因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继承了60万。

她已经有家族理财顾问,但更希望找一位女性顾问,因为觉得对方更理解自己。

她关注早退休,同时担心未来恋爱或再婚可能影响资产安全。

Jenkins帮助她设计了投资策略,

并介绍了“婚前财产协议”等法律工具,避免未来感情变化影响财产。

White最后说,她最大的感悟是:

面对遗产,有复杂的情绪很正常。

你以为突然来了170万,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但现实不是这样的。

她说:

如果我当时没有顾问帮我规划,我可能会一团乱。

真正的帮助是有人告诉你,

这是你想要的目标,这是达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