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KO Mind One Pro:又一款打着 AI 硬件噱头圈钱的“电子垃圾”

Source

在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的 2025 年,一款名叫 iKKO Mind One Pro 的“卡片式 AI 智能手机”横空出世。这款由 iKKO 推出的新品,以迷你的 英寸方屏、翻转镜头和号称“ AI 驱动”的操作系统为卖点,试图在 iPhone 和 Android 旗舰的饱和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玩法。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它在 Kickstarter 上以 299 美元的“早鸟价”开启众筹,厂商也发了不少产品给海外博主们试玩,最近国内科技圈也开始加入讨论,核心的讨论点归结于:这究竟是一款颠覆性的新形态设备,还是又一个 AI 噱头下的“割韭菜”神器?

引发热议的“复古”设计

这款配置并不突出的产品之所以能够引起用户的关注,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它长得我们常见的智能手机形态上的不一样。

iKKO Mind One Pro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机身的三维尺寸为 86 x 72 x 8.9 毫米,4.02 英寸的 AMOLED 方屏(分辨率 1240 x 1080)、屏幕比例 4:3,这种诡异的尺寸更像是对当下动辄 6.7 英寸大屏手机的一次“宣战”,也试图再一次向人们证明,AI 时代下的终端设备并不一定要“巨屏”。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海外科技媒体将其称为“对抗大屏疲劳的解药”,适合那些厌倦手机霸占生活、追求极简体验的用户。

而随机搭配发售的 QWERTY 全键盘保护壳(售价 79 美金),仿佛让人回到黑莓手机的黄金年代。该保护壳还内置了 CS43198 DAC 芯片,支持先进的 3.5 毫米耳机接口,迎合了更加小众的音质发烧友需求。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除去方形屏幕之外,iKKO Mind One Pro 在外观上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其搭载了一枚 5000 万像素的 180° 翻转式镜头,大部分状态下可以作为后置镜头使用,需要自拍式用户可以通过手动翻转,让它直接作为自拍镜头使用。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这个设计灵感让人想起 ASUS Zenfone 系列翻转相机,这样的“创新”在 2025 年的手机市场确实抓人眼球,尤其是对那些厌倦千篇一律“挖孔屏+后摄模组”设计的用户来说。

图源:ASUS 官网
图源:ASUS 官网

更吸引人的是,iKKO 宣称提供全球 60 多个国家的免费移动网络,用户无需插 SIM 卡即可使用 AI 功能,普通通话则依靠 nano SIM 卡槽实现。

AI 噱头:新瓶装旧酒?

iKKO Mind One Pro 的核心卖点是“AI 智能手机”。它搭载基于 Android 15 的 iKKO AI OS,内置实时翻译、语音转文字、影像分析等功能,号称“无广告、纯净体验”。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同时,iKKO Mind One Pro 能够在 Android 15 主系统和“专注模式”(iKKO AI OS)间进行切换,让用户将其变成一款类似 Rabbit R1  一样“纯粹”的 AI 硬件。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这个概念初听起来还算美好,但仔细研究一下就能发现,iKKO Mind One Pro 提供的这些特色 AI 功能并没有那一条是目前智能手机+软件无法实现的。

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Google 均已在手机端侧实现了实时翻译功能,语音转文字更是在 AI 时代“掉队”的 iPhone 都不在话下。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至于影像分析,就连国产手机的图库 App 都能做到。iKKO 的 AI OS 更像是把现有技术整合到一个定制系统中,虽然少了第三方 App 的臃肿,却也把整个产品的体验局限在这款配置并不算高的硬件之中。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更令人疑惑的是“免费全球网络”。

iKKO 号称产品内置的免费网络能够拿到 4G+ 的网络速度(该功能为 Pro 版独占),依靠虚拟网络运营商的云服务实现。同时手机还支持 140+ 国家的 VSIM 网络业务(需要额外付费),那么这种模式与 Google FiAiralo 等运营商的现有方案有何不同?

况且,免费网络仅限 AI 功能,日常刷短视频、玩游戏还是得靠传统网络,实用性大打折扣。所谓的“免费全球网络”更像是一套吸引用户眼球的营销话术,而非真正的技术突破。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硬件短板:情怀能值多少钱?

如果说软件概念和硬件设计还算是可圈可点,那 iKKO Mind One Pro 的配置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8GB RAM 和 256GB ROM 在 2025 年只能算中低端水准,2200mAh 的电池容量更别想着全天候使用,怕是上午刷个短视频,下午就得充电了。更别提 iKKO 采用了小众手机万年不变的处理器型号联发科Helio G99,性能表现极其拉跨,很难让人相信它能应对复杂任务。

以 299 美元(约 2149 元)的早鸟价来看,Mind One Pro 的定价并不算离谱,但也绝不算便宜。相比之下,想要一个小尺寸手机二手 iPhone 13 mini 在性能、软件生态甚至续航上都能碾压它。

图源:iKKO 官网
图源:iKKO 官网

iKKO 显然把价格锚定在“新形态”和“AI 体验”上,但单纯依靠一枚成像效果并不优秀的翻转相机和抽象的键盘配件能撑起多少溢价?恐怕只有“人傻钱多”的情怀粉才会买单。

更何况,这还是一款 Kickstarter 众筹产品,预计 2025 年 10 月才能发货。众筹的“老传统”——延期、品控问题、售后风险,都可能让早期支持者心力交瘁。

真创新还是伪需求?

iKKO Mind One Pro 试图解决的问题很明确:大屏手机的臃肿、AI 功能的碎片化、以及用户对个性化和复古情怀的渴望。它精准切中了数字极简主义者和黑莓粉丝的痛点,卡片式设计也确实在同质化的手机市场中显得耳目一新。

但问题在于,这些需求到底有多“真”?

小尺寸手机确实有市场,但 iPhone SE、索尼 Xperia 5 系列已经提供了更成熟的选择。4 英寸的方屏虽然便携,但在看视频、玩游戏时却显得局促。更别提 2200mAh 的电池,很难让人相信它能撑过一天的正常使用。至于 AI 功能,主流旗舰的生态已经足够强大,iKKO 的“原生集成”并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卖点”。

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一款靠情怀和噱头圈粉的产品,实用性经不起任何推敲。

不可否认,在动辄 6 英寸以上的大屏时代,一款信用卡大小的手机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复古键盘、翻转镜头、AI 噱头,这些元素精准抓住了当下的流行元素和情怀的交汇点,所以才能成功的在 Kickstarter 上掀起不小的动静。

但新鲜感过后,Mind One Pro 更像是一款高概念的“时尚玩具”。AI 功能没有突破现有技术,硬件配置又远逊于同价位竞品,所谓的“免费网络”更是聊胜于无。iKKO 的目标人群——极简主义者、复古爱好者、AI 追随者——看似撒网广泛,实则需求分散,很难形成稳定的用户基础。

花 300 美元买个情怀,或许在当下能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炫耀”一番,但当新鲜感退去,留下的可能只有一堆未兑现的承诺。在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今天,任何新形态的尝试都值得尊重,但尊重不等于认可。

iKKO 用卡片式设计和 AI 标签讲了一个好故事,但就像是这个品牌之前推出的产品 Active Buds 一样却少了点真材实料。

Active Buds 图源:iKKO 官网
Active Buds 图源:iKKO 官网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与其冒险众筹,不如把钱花在更靠谱的二手旗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