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华阳集团在绿色低碳与ESG发展论坛分享绿色转型实践

Source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成都11月22日电(蒋亚春)21日,绿色低碳与ESG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办,作为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的主体活动之一,论坛由新华社山西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这家山西的能源企业深耕绿色转型的成果:既实现了“产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更完成了从“一块煤”到“一块电池”“一束碳丝”再到“一批应用”的产业跨越突破…… 如今,华阳集团正以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新材料“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模式,奋力书写能源企业绿色转型的高质量答卷。

图为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图为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传统产业“含绿量”“含智量”双提升

华阳集团由原世界500强企业阳煤集团更名而来,自2020年10月揭牌以来,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绿色低碳为底色全面转型。

在煤炭产业领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四五”期间,华阳集团所有生产矿井储煤场实现全封闭,小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替代,达成“产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的绿色生产目标,各类污水100%达标治理,被授予山西省“春节蓝”功勋企业。同时,建成2座国家级绿色矿山、4座省级绿色矿山,35座矸石山全部完成标准化治理,其“温控法”和“覆盖组合物与植被喷播技术”为煤矸石无害化处置和标准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华阳集团先进产能占比已达100%,所有生产矿井均建成智能化矿井,提前3年完成煤矿全面智能化目标。

在铝产业领域,作为山西省唯一发展铝产业的省属国有企业,华阳集团围绕“绿色矿山、绿色冶炼、绿色加工、绿色园区”目标,全力构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全产业链。核心项目39.4万吨电解铝于2025年9月正式开工,预计2026年9月建成投产。该项目采用技术工艺最先进的600kA电解槽技术,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和能效标杆水平;项目供电采用绿电直连,近期30%使用绿电,远期绿电使用量将达50%以上。

新兴产业“含新量”“含金量”再突破

华阳集团坚决“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的重要指示,全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从“一块煤”到“一块电池”“一束碳丝”再到“一批应用”的产业跨越。

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华阳集团利用无烟煤是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的优质原料优势,联手钠离子电池全球行业领军团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成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全产业链,跻身全国钠电产业第一方阵。目前,产品在低速两轮车、工商业储能柜等多个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其研发设计并投运的全国首创钠离子煤矿应急电源,技术水平经鉴定达国际领先,生产过程几乎不产生CO₂或硫化物,回收环节无重金属污染,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闭环,已在集团内外部矿井推广使用。凭借优异性能及环保优势,该应急电源成为2025年山西省唯一入选“国家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的项目。

在煤层气利用领域,华阳集团推进煤层气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瓦斯”,经提纯、裂解和化学气相沉积等工艺,转化为价值极高的“金刚石”,实现“变废为宝”“点气成钻”,附加值提高数百倍,为山西煤层气资源开辟了“论克拉卖的价值链”。

在可降解塑料领域,华阳集团以煤炭发酵产物为原料,落地PBAT可降解塑料及制品项目,终端制品品类齐全,产品完成出口欧盟DIN质量认证,为解决传统塑料“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全新方案。

在碳纤维领域,华阳集团瞄准国家“卡脖子”难题,联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落地T1000级碳纤维专业产线,项目将于2025年11月底竣工投产。T1000级碳纤维凭借轻量化、超高拉伸强度以及优良的隔热与结构优势,在军工、航空航天、风电新能源、新型氢能储能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纳米纤维材料领域,华阳集团与东华大学合作,发展纳米纤维空气净化材料产业,产品涉及空气净化、工业除尘等领域,配方、工艺和装备在国内均属原创,实现了高端产品“华阳制造”。尤其是在高端功能纳米纤维材料领域推出的白绒产品,更加轻薄、抗拉,保暖性能超过3A级羽绒,备受市场青睐。

锚定绿色发展 践行国企担当

王永革介绍,华阳集团坚定扛牢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积极践行ESG理念,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展现国企担当,连续5年高质量完成国家能源保供任务,连续六届获评“煤炭工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优秀企业”。“践行能效提升行动,铸造绿色发展丰碑”等案例入选《山西省省属企业社会责任(ESG)蓝皮书(2025)》。

王永革表示,华阳集团将坚决落实国家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战略部署,坚定扛起国有企业使命担当,推动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拓展新材料产品多元化场景应用,全面加强企业ESG统筹管理,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绿色低碳发展和ESG建设贡献国企力量。

编辑:梁晓云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