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5日讯 在上海浦东新区全力推进“五篇大文章”建设的进程中,普惠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小微企业的核心力量,正通过精准对接、创新模式,搭建起银企共赢的坚实桥梁。
近日,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和药璞(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就如何深耕普惠金融领域,以特色服务体系破解企业融资痛点,如何借助银行普惠支持实现研发与业务的快速扩张分享了经验。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今年已投放普惠口径贷款超130亿元,服务小微客户超过1万户,投放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68%”,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银行正从单一的信贷支持到全方位的生态赋能,为中小微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场金融“活水”与“科创幼苗”的深度携手,不仅书写了银企合作的成功范例,更彰显了浦东新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构建全维度服务体系 让普惠金融“精准滴灌”
“平安银行普惠服务,供应链金融是差异化优势较大的领域。”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分行创新推出三种供应链金融模式,全方位覆盖不同场景下的企业需求:一是围绕核心企业信用,服务上下游企业,如为新能源、建工类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企业提供纯线上化融资;二是创新“脱核”供应链模式,无需与核心企业直接合作,通过税票、资金流水等真实数据,即可为供应商或经销商提供融资支持,已成功服务汽车头部企业的供应商,电子、食品等大消费品类的经销商企业;三是深耕平台经济,为平台上的商户提供“支付+融资”一体化服务,其中浦东金科路支行落地的某医药采购平台案例便是典型,该药店在采购时可直接选用平安银行授信支付,体验如同“淘宝购物用花呗”便捷。
综合金融是平安银行普惠服务的另一大亮点。依托平安集团全牌照优势,上海分行不仅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还整合产险、寿险、证券、资管等资源,提供科技财产保险、投融资对接、财资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债券发行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很多小微企业融资只是一方面需求,他们还需要员工体检、高管私财等服务,我们通过综合金融实现‘一站式满足’。”该负责人介绍道。针对科创企业,上海分行还引入平安体系外的投资机构,为成长型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支持,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在服务效率与成本控制上,分行践行“多快好省”理念。其中,“多”即产品丰富,覆盖科创贷、创投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多元需求;“快”则依托线上化、数字化手段,实现审批、签约、放款全流程提速,纯线上产品更是“一键申请、秒级审批”;“好”体现在服务体验的优化,通过专属服务热线直达专业团队,避免客户跑断腿,无处问询;“省”则是持续降本,针对科技类企业的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近10个BP,低于上海市场平均水平,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此外,“加减乘除”服务矩阵进一步让普惠金融提质增效。该负责人对财联社介绍,“加”是叠加零售端服务,为企业员工、老板及家人提供理财、工资代发、信用卡等服务,既延伸服务边界,也通过数据交叉验证缓释风险;“减”是推行“一站式服务”,将跨条线、跨部门的复杂操作留在银行内部,让客户“一次办理、全面享受”;“乘”是整合集团资源,放大服务效应,如为企业主提供医院陪诊、专家绿通等权益;“除”则是通过综合金融模式拓展服务半径,借助产险、寿险渠道推荐客户,弥补物理网点覆盖不足的短板。
据了解,截至今年,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已投放普惠口径贷款超130亿元,服务小微客户超过1万户,投放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68%;在科技金融领域,通过多元产品服务不同生命周期科创企业,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50亿元。与此同时,分行深化与市融资担保中心合作,推行“见贷即保”模式,银行审批通过后担保机构即可承保,且浦东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给予担保费补贴,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我们银行不良率控制得很好,这么多年也就一两笔申请代偿,这既得益于风控模型,也离不开政府担保的支持。”该负责人表示。
药璞医药:借力普惠贷款 科创小微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如果说平安银行的普惠体系是“精准滴灌”的管道,那么药璞(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这片金融“活水”滋养下茁壮成长的“科创幼苗”。作为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服务的小微企业,药璞医药的成长轨迹,正是浦东新区普惠金融赋能科创型企业的生动缩影。
2017年成立的药璞医药,办公地址从原先的200多平方米地方,到闵行的1000多平方米场所,再到2023年迁至临港4000多平方米的独栋楼宇,办公空间的不断扩大,见证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我们主要为国内上市药企、科研院所提供创新药生产工艺研发服务,客户包括复星医药、齐鲁医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业务覆盖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肺部疾病等多个热门领域。”公司联合创始人李栋星介绍道。
作为轻资产的科创型企业,药璞医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团队与技术实力——公司现有50名员工,研发人员近30人,能够承接从几百克到几十公斤规模的样品研发与生产优化,满足客户从药物发现到临床阶段的不同需求。
“我们研发在临港,生产委托合作工厂完成,订单都是定制化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物料采购和员工工资。”李栋星坦言,随着业务扩张,尤其是客户订单量增大后,采购与研发的资金周转需求日益迫切,而轻资产、缺乏抵押物的特性,曾让公司在融资时面临挑战。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的普惠贷款,为药璞医药解了“燃眉之急”。“我们从平安银行贷了500万出来,有政府提供的融资担保,一年期的利息低至三点多,比LPR还低。”李栋星对这笔贷款的性价比赞不绝口。
更让他满意的是审批效率与服务体验:“整个流程很顺畅,银行评估时看重我们的销售额、企业性质和发展潜力,没有繁琐的抵押手续,很快就批下来了。”这笔资金不仅保障了公司的物料采购与员工工资发放,更支撑了研发团队的扩充——公司搬至临港时仅20余人,如今已增至50人,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除了资金支持,平安银行的综合服务还为药璞医药带来了额外收获。“银行会组织我们认识相关客户,把我们推荐给其他有医药研发需求的企业,相当于给我们拓展了客户资源。”李栋星表示,这种“融资+获客”的附加价值,让银企合作超越了单纯的信贷关系,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公司搬迁至临港后,还享受了浦东新区的人才政策,将员工户籍落户纳入白名单,为企业吸引和留住核心研发人才提供了便利。
谈及未来规划,李栋星充满信心:“我们目前的场地规划可容纳200人,后续会根据业务规模持续扩充研发团队;长远来看,随着客户产品需求量增大、品种增多,我们计划建设自己的生产工厂,实现‘研发+生产’全链条服务。”他表示,随着公司发展,未来对资金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希望能与平安银行深化合作,获得更高额度、更灵活的普惠金融支持,助力公司在创新药研发服务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结语:银企同心 共绘浦东普惠金融新图景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与药璞医药的成功合作,是浦东新区普惠金融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银行端,通过模式创新、技术赋能、资源整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企业端,借助普惠金融支持,突破了资金瓶颈,实现了研发与业务的快速扩张。这种“银行敢贷、企业愿贷、政府支持”的良性循环,正是浦东新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聚焦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两大方向,加大对浦东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化政银企合作,让普惠金融覆盖更广泛、服务更精准。”而药璞医药等科创企业,也将在普惠金融的滋养下,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为浦东的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在立足“五篇大文章”建设的新起点,浦东新区正持续优化普惠金融生态、实践多元化业务创新,为银企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文章来源:浦东区委金融办、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