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日起,加拿大将不再征收对大多数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总理卡尼此前表示,此举将影响美国对加拿大约210亿美元的出口,涵盖橙汁、花生酱、葡萄酒、烈酒、啤酒、家电和摩托车等商品。
加拿大是七国集团(G7)中唯一一个未能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经济体。上周,加拿大对美贸易最高官员勒布朗(Dominic LeBlanc)率代表团访问华盛顿并会见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等官员,但两国未达成协议。
目前,加拿大对美国汽车、钢铁和铝的关税将暂时维持。
“加拿大的让步是有限的,在钢铁和铝以及汽车产业上的立场仍比较强硬。”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牛海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三个领域也是特朗普非常关心的领域,也关乎墨西哥和加拿大制造业的就业情况和发展前景,是《美墨加协定》审查和重新谈判的关键领域之一。”

为何调整对美谈判策略?
从6月宣布取消数字服务税到如今取消对美报复性关税,自选举以来一直以“硬刚”特朗普形象示人的卡尼及其政府为何调整了对美谈判重点?
牛海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加拿大的决定受到国内、地区和国际多重因素影响。具体来看,在国际上,七国集团其他成员都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这给加拿大带来了紧迫感;在地区上,与美关系更密切、对美经济依赖度更高的墨西哥已经作出一些让步,也对加拿大产生一些示范效应。
牛海彬称,加拿大国内也面临不小的压力。“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后,加拿大相关产品的通货膨胀和汇率都遭到了一些伤害。此外,虽然加拿大已经完成大选,但国内仍然有声音对政府施压,觉得卡尼政府软弱或不够务实。”他称。
加拿大统计局8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4%,而第一季度则增长0.5%。同时,商业投资也下跌0.6%,其中机械设备投资降幅最大,跌9.4%。
数据显示,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第二季度加拿大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国际出口暴跌24.7%,工业机械、设备及零部件下降18.5%,旅游服务出口也下降11.1%。受加拿大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影响,加拿大该季度国际进口额下降1.3%。
“这对加拿大来说不是一个好景象。”加拿大会议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安图内斯(Pedro Antunes)表示。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当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时,该国经济就陷入衰退。安图内斯认为,虽然在技术上加拿大经济还没有进入“衰退”,但“我们现在处于衰退区域”。
未来还有哪些摩擦点?
一位熟悉上述谈判情况的加拿大官员表示,“我们正在讨论五大战略领域——钢铁、铝、汽车、铜、软木材,以及我们在这些领域和其他领域看到的合作和双赢伙伴关系的机会。”
目前,美国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的加拿大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钢铁和铝产品征收50%的关税。作为反击,加拿大也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上述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就相关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提起争端磋商。
自8月起,美方还对半成品铜材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关税。同月,美国商务部确认增加对加拿大软木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额,使加拿大软木材总关税率达到35.19%。美国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则对此表态称,对加拿大木材的限制会导致美国建筑成本上升。
“目前来看,加拿大也没有放弃向世界贸易组织等渠道寻求贸易救济的努力。此外,加拿大对美国市场的信任度和安全感都在降低,这或许后续会推动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强对外经贸伙伴的多元化。”牛海彬称:“他们不想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将于明年开始审查的《美墨加协定》也是双方关系中的一大变数。
安图内斯表示,围绕谈判的不确定性已经导致外界对加拿大的投资降温。
牛海彬表示,关税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墨加协定》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但总体来说,目前三方都有动力继续保留这一框架,预计年底各方将就此开展相关会议。
他进一步分析称,综合目前消息来看,预计美方或在重新谈判中会提出以下诉求:首先,进一步提高汽车本地化比例,例如可能从目前的75%提升至80%;第二,成员国劳工的工资水平要向美国工人看齐,当前该要求仅限于汽车行业,未来可能要扩展到其他行业;第三,美国可能希望把非法移民等安全因素纳入贸易谈判中,体现经济安全进一步一体化的趋势;第四,未来审查期限可能要从6年缩短为3年,便于美国更动态地调整三国关系。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则希望在续签谈判中放松“毒丸条款”,取消“自动终止”等字眼,预防美墨加协定突然解体的风险。
“三国在共同利益上可能作出一定的妥协,比如进一步提升北美地区本地化的含量。预计以后该地区可能是一个更加排外和保护主义的市场,这会对北美地区经济的开放性造成消极影响,对经济和贸易全球化也是一个挑战。”牛海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