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0 月 19 日:触摸屏概念萌芽;CASE 之父出生;Ask.com 诞生

Source

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1 年 10 月 19 日,在 25 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艘热气飞艇首飞成功;热气飞艇已经逐渐成为了历史中的回忆,在它最鼎盛的时期,有些互联网公司会雇佣空中飞艇广告,垂挂巨幅文字或图案进行宣传。在科技历史上,今天还诞生了哪些关键事件,改变了我们如今的科技进程呢?

1933 年 10 月 19 日: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 (CASE) 之父 James Martin 出生

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出生于 1933 年 10 月 19 日的英格兰阿什比德拉佐 ,逝世于 2013 年 6 月 24 日,享年 79 岁。他是牛津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被称为 CASE(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之父,共同创立了 DDI(数据库设计公司),著有 105 本教科书,其中许多教科书在 IT 行业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维基百科

马丁人称"管理领域及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谋士",他是 CASE 之父,未来技术预测大师,信息工程之父,世界级的系统分析大师。曾获普利策奖提名和年度计算机领域最有成就奖。其著述甚丰,《生存之路–计算机技术引发的全新经营革命》是他的第100部作品,国内有汉译本,但其它著作汉译本较少。

CASE 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不同类任务的系统的总称。比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工业设计的系统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辅助进行翻译的系统称为计算机辅助翻译(CAT)。马丁创造的这一概念对后世影响颇深,设计或协助解决了各个行业的工程问题。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1948 年 10 月 19 日:NBS 授权 SWAC 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维基百科

1948 年 10 月 19 日,美国国家标准局批准其西部标准自动计算机(SWAC)的建设。这台机器在洛杉矶的数值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Numerical Analysis)建造,其目标是使用已经开发的技术进行计算。这与东部标准自动计算机(SEAC)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测试的是计算机标准的部件和系统。

美国计算机先驱赫斯基(Harry Huskey)与英国数学家艾伦·M·图灵(Alan M. Turing)合作开发了另一台早期计算机“自动计算机器”的原型;监督了另一台机器 SWAC(标准西部自动计算机)的开发;1950 年 8 月 17 日,在赫斯基的领导下,西部标准自动计算机(SWAC)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投入运行。随后,赫斯基在 1954 年设计了 G-15,这台 430 公斤的机器是现代笔记本电脑的前身,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1996 年 10 月 19 日:搜索引擎 Ask.com 诞生

Ask.com 是 1996 年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一个搜索引擎,后来运营总部迁往奥克兰。1996 年 10 月 19 日,搜索引擎 Ask.com 正式上线;1999 年 7 月,Ask.com 曾以 ASKJ 为代号在纳斯达克上市,2005 年 7 月,被现在的母公司 InterActiveCorp 收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维基百科

Ask.com 最初叫做 Ask Jeeves,规模不大,但很有特点。与其他关键词搜索引擎不同,Ask Jeeves 被设计成回答用户提问的自然语言引擎。搜索时,它首先给出的是数据库中可能存在的答案,然后才是网站链接。Ask Jeeves 曾是著名搜索引擎 DirectHit(2002 年 4 月被关闭)的母公司,在 2001 年年末收购了全文搜索引擎 Teoma 并与之进行整合后,其搜索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2003 年,搜索引擎界发生了一系列兼并和重组,除 Yahoo 搜索集团和 Google 外,Ask Jeeves 成为硕果仅存的,拥有自主技术的独立一线全文搜索引擎。

Ask 搜索引擎的特点是对语义搜索支持较优,同时结合了传统的关键字搜索,技术实现上介于 Google 搜索和 Wolfram Alpha 之间。雅虎微软搜索业务合并之后,Ask.com 是美国第三,世界第六大公网搜索引擎,仅次于 Google 搜索、Bing 和百度、NAVER、Yandex。据一份调查报告表明,Ask.com 是 Google 用户首选的替代搜索引擎。

尽管 Ask.com 使用自己的搜索技术,但是在广告营收方面他们采用了 Google 的解决方案。Ask.com 与主流浏览器有较为深入的合作关系,是 Opera 英文版默认快速拨号搜索引擎,也是 SeaMonkey 三个默认搜索引擎之一。除搜索外,Ask.com 还拥有一些其它业务,如被关闭的 Bloglines,以及著名的英文网络字典 Reference.com。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1965 年 10 月:约翰逊首次提出触摸屏的概念

自智能手机普及以来,触摸屏就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通过简单的指尖滑动,日常的娱乐、消费等等就能在手掌大的智能手机上完成。1965 年 10 月,英国皇家雷达研究所工程师 E. A.  约翰逊在《电子快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Touch Display—a Novel Input/output Device  for Computers”的文章,第一次阐述了手指驱动的触摸屏机制。1967 年,约翰逊将想法变成现实,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触摸屏:手指点到屏幕的某个位置,相应位置就会发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约翰逊在 1967 年制造了人类一块触摸屏,也就是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无法进行多点触控,并且不能感知接触时的力度,更无法计算“滑动”的操作。更加不幸的是,没过多久,他的继任者就开发出了更灵敏、更智能的触摸屏。于是,电容触摸屏在吸引公众注意之前就被后者所掩盖。最后,只有英国航空管理局联系了约翰逊——触摸屏指挥系统从 1973 年开始投入使用,一直工作到了 90 年代末。

塞缪尔·赫斯特(G. Samuel Hurst )在 1970 年发明了电阻式触摸屏;作为一类技术,电阻式触摸屏的生产成本通常非常实惠。在餐馆,工厂和医院中的机器和设备大都使用的是这种触摸技术,因为其在这些环境中足够耐用。智能手机制造商过去也使用这种电阻式触摸屏,但在今天的手机领域其仅仅存在于低端的手机中。

1984 年,贝尔实验室和卡内基梅隆大学都有了可工作的多点触摸屏原型;1987 年,在科幻电视剧《星球大战》中触控屏的概念第一次登上荧幕;1991 年,多伦多大学开发人员研制出桌面触屏技术。直到 1999 年到 2005 年,手势识别公司 FingerWorks 生产了 iGesture Pad 和 Touchstream 键盘等系列多点触控产品,触摸屏才开始走向我们今天熟悉的样子。

触摸屏的诞生让我们拥有了如今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在公共信息的查询、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多媒体教学等广泛应用;随着时间发展,不禁让人遐想,触摸屏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如今已经有能将触摸屏投影在各种物体上的蓝牙技术,但还不能像科幻电影里的虚拟屏幕那么成熟,你认为未来的触控技术可以脱离载体限制吗?欢迎参与本期投票和评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欢迎投稿】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人物,欢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历史上的今天」,投稿邮箱:tangxy@csd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