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目录
摘要
■ 投资逻辑
公司的消费类软包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其中笔电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智能手机领域全球第五。
为苹果手机供应的高价值钢壳电池出货量与份额有望高增,三星手机电池份额将实现从0到1的增长。公司自2022年切入苹果手机电池供应链以来每年份额实现翻倍增长,2024年iPhone 16 Pro首次采用钢壳电池,公司为核心供应商,目前公司钢壳处于满产状态,公司持续加码资本开支,钢壳产能有望从今年约2000万颗扩产至明年超8000万颗,为苹果供货结构中钢壳占比有望从20%提升至70%,对应公司在苹果电芯环节总份额由20%提升至40%,且公司今年以Cell+Pack模式为三星供应高端智能手表电池,明年有望切入三星高端智能手机电池供应链,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积极布局前沿制造工艺,技术能力依托市场份额与ASP兑现。公司积极研发钢壳电池,能够更高效利用设备内部空间,提升电池带电量,有望向更多机型渗透;叠片工艺提升模切精度与叠片精度,使整体成本降幅达10%以上;硅负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公司已量产出货25%高硅负极电池,未来有望持续提升掺硅比例,公司电池工艺的进步将反映到其市场份额与ASP的提升上。
钴价格持续上涨,产业链顺价传导有望增厚公司业绩。消费类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价格受钴产地刚果金出口禁令影响,今年上涨幅度超130%,由于消费电池行业供应格局集中,电池占成本比例较低叠加行业产能偏紧,原材料上涨压力预计将顺利传导至下游客户端,公司采用前一季度原材料价格加成报价机制,预计将于2025Q4起实现涨价,推动业绩直接增厚。
动储类业务产能利用率提升驱动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持续修复。该业务早期因订单规模有限、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单位分摊固定成本较高,有望随客户端订单放量显现规模效应,叠加公司折旧年限的延长,2025年将实现扭亏为盈,未来毛利率有望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
动储类业务持续亏损
动储类电池产业为重资产、资本密集型科技制造行业,前期资产及研发投入需求较大,公司前期亏损较大主要原因系产能利用率偏低以及折旧摊销较高。如果产业政策、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空间增速不及预期等,则公司可能面临新增产能无法消化、投入产出不及预期、折旧摊销大额增加导致亏损态势未能通过产品升级或成本控制有效扭转,可能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形成拖累,进而影响公司利润及资本市场估值水平。
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外销产品主要以美元货币计价及结算。外币兑人民币汇率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汇率变动可能直接冲击其营收确认成本与毛利率水平。若未能通过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进行有效对冲,剧烈的汇率波动或将导致汇兑损益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公司净利润稳定性。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作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技术迭代速度与创新成果直接关系产品性能、成本优势及市场地位。若公司在高能量密度电池、硅负极材料或固态电池等关键领域进度滞后,可能因技术瓶颈、人才储备不足或行业竞争加剧而错失市场机遇,导致产品竞争力减弱、客户订单流失及毛利率承压。此外,持续的研发投入若未能有效转化为可商业化的技术或产品,不仅将加剧资本开支负担,还可能影响当期利润表现。
上游原材料涨价未能传导至下游
作为锂离子电池生产商,钴酸锂是核心正极材料之一,其价格受供需关系、矿产政策及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显著。若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而公司因行业竞争激烈、客户议价能力强等因素无法及时调整产品售价,将直接导致毛利率收窄、盈利空间受挤压。此外,成本压力若未能通过技术降本或供应链优化抵消,可能进一步侵蚀经营现金流,削弱企业在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上的灵活性,甚至影响投资者对利润增长可持续性的信心。长期来看,此类价格传导失灵还可能加剧行业洗牌,迫使企业被动承受成本端波动,从而拖累整体财务健康与市场竞争力。
可转债转股稀释与偿付压力
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发行的“冠宇转债”期限为六年,即自2022年10月24日至2028年10月23日,2023年4月28日起,该债券可转换为公司股份,初始转股价格为人民币23.68元/股,截至2025年9月30日,最新转股价格为人民币22.89元/股,当前存续规模约30.89亿元,占发行总量的99.9967%。若短期内发生大规模转股,公司可能面临股权大幅稀释压力,集中转股将摊薄每股收益与现有股东持股比例;若到期前未能成功促使转股,公司需动用自有或融资资金兑付本息,直接挤压现金流。
报告全文请联系国金电子团队索要
樊志远(电子首席)/邓小路/丁彦文/应明哲/周焕博/戴宗廷/赵汉青/杨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