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刘旭阳 袁波) 记者近日从富临精工获悉,目前,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元”)具身工业机器人已部署于富临精工多个产线关键点位,覆盖从原料处理到装配等多个环节。
电关节开始小批量交付
富临精工总经理王军告诉记者,富临精工自2022年起布局机器人电关节及其关键零部件业务,目前已建成一条年产15万套的中试线,其机器人电关节相关产品进入小批量生产与交付阶段。
富临精工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二十余年的积累。“我们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迭代与产品拓展。”王军说,目前富临精工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品线已覆盖液压挺柱等传统发动机精密件、新能源电驱动系统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混动变速箱与电控系统以及智能悬架系统等多个关键板块,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等多项产品在行业具备技术优势。
王军指出,富临精工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聚焦研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开发难度高”的精密产品,对“质量、成本及工业化水平”始终贯彻高标准。这种长期积淀,使得公司在切入机器人零部件制造领域时,能够更快适应市场需求。在技术层面,汽车与机器人两大领域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显著共通性。以精密减速器为例,其核心结构对材料强度、传动精度及动态响应性能的要求,与汽车转向系统关键部件存在高度重叠。
国金证券分析师姚遥指出,当前全球机器人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趋势不断增强,国内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放量,相关零部件国产化替代速度有望加速,为具有技术和生产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布局机器人带来增量机会。
构建双轮驱动产业生态
在富临精工四川绵阳智能工厂,记者看到工业机器人正在熟练地进行料箱拆垛、搬运上料等工作。今年8月,富临精工与“智元达成数千万元级项目合作。目前,智元的具身工业机器人已部署于富临精工多个产线关键点位,覆盖从原料处理到装配等多个环节。
“智元团队与我们共同驻场,开展数据采集、自学习系统搭建等复杂系统工程合作,进一步推动技术共进与生态融合。”王军介绍。在这一合作架构中,智元负责人形机器人平台构建与系统开发,富临精工则依托其在精密制造及机电一体化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与智能电关节的研发与量产,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系统化落地。
王军看来,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我们借助智元的平台验证电关节性能,为拓展客户提供扎实案例;而智元的机器人也在真实工业场景中验证了其可靠性与经济性。”他进一步指出,通过将自研电关节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全面搭载于实际应用场景,富临精工正逐步建立“研发-应用-反馈-优化”的闭环能力,构成企业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核心优势。
在机器人领域,富临精工正在构建“技术+市场”双轮驱动的产业生态布局。2024年10月,富临精工与智元、巨星新材料等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下称“协议”),并于今年2月成立合资公司成都安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协议架构,智元向合资公司提供机器人平台、技术支持与独家销售授权;富临精工与巨星新材料作为指定零部件供应商,同时提供场景支持并优先采购合资公司产品。目前,该合资公司业务主要涵盖机器人应用系统解决方案销售与服务,机器人场景功能二次开发、本体定制化设计及交付等。
精密制造迎来新蓝海
当前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高端制造领域对精密制造能力的需求正呈现出加速释放的态势。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例,这一融合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精密机械等高端技术的复合型赛道,正吸引多家具备精密制造能力的企业加速布局。
11月6日,均胜电子成功登陆港股,实现“A+H”双平台上市,其背后是公司战略定位从汽车零部件向“汽车+机器人Tier1”的系统性升级;同日,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企业创世纪也透露,已与机器人领域客户及其零部件加工厂商建立合作。市场动向表明,精密制造能力正成为跨领域竞争的关键要素。分析人士同样指出,长期来看,具备核心精密制造能力的企业将有望在多个高端制造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王军判断,工业机床、低空经济等领域对精密零部件的需求空间广阔,市场对系统性、一体化设备解决方案的需求正成为未来趋势。以工业机床为例,他进一步分析,随着零部件制造精度的持续提升,对加工精密性的要求也将不断增强。基于这一战略预判,富临精工已在工业机床温控领域展开技术布局。
“在工业机床制冷领域,我们主要面向超精密加工设备需求,开发了可实现恒温控制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将油温波动稳定控制在±0.5℃的精密范围内。”王军透露。据介绍,该系统依托富临精工在精密机电液一体化领域长期积累的核心技术,包含高精度泵、阀等关键部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