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一个月之间,加密市场风云突变。比特币(BTC)曾在10月6日站上12.62万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而来的便是“10·11”史上最大下跌清算事件。11月5日,比特币再度跳水,一度跌破10万美元重要支撑水平。截至发稿,比特币最新价格虽已回升至10万美元之上,现报103486.6美元,但较历史高点仍然下跌近20%。
“本次下跌是市场情绪转冷与杠杆踩刹车叠加的结果。”香港注册数字资产分析师学会董事、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股连续下挫、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使得整个风险资产体系都出现了资金撤出,数字资产作为高波动品种,往往首当其冲。
全网爆仓超20亿美元
11月5日,加密货币市场集体跳水,其中比特币价格在跌破10万美元关键点位后一路跌至9.89万美元,日内跌超7%,这也是比特币自6月下旬以来首次跌破10万美元。以太坊跌破3100美元/枚,一度跌超14%,其他代币也集体下跌。
Coinglass数据显示,在24小时内,加密市场全网爆仓超20亿美元,近50万人被爆仓。另据CryptoQuant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比特币长期持有者累计抛售了超32万枚BTC,反映出市场信心疲软与流动性承压。
而在此前的10月11日,市场已遭遇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强制清算事件,全球主要交易所共清算超过19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根据Coinglass的数据统计,彼时在短短24小时内,全网爆仓金额达193亿美元,超过166万投资者被爆仓。
“比特币跌破的不只是线。”一位加密货币投资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比特币价格近期反复下跌,市场信心崩塌,加剧了恐慌性抛售,从而导致流动性收缩,形成恶性循环。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其内在结构性矛盾的必然爆发。这场下跌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系统性困境,预示着加密货币可能正步入长期熊市。”上海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学者王滢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比特币通过算法设定的供应上限看似创造了数字稀缺性,但这种稀缺性建立在技术假设之上,而非实际价值支撑。当更多竞争性加密货币不断涌现,当分叉和代币增发成为常态,所谓的稀缺性便不攻自破。
“更深刻的是,加密货币并未如宣传般成为‘平权工具’,反而加剧了阶层固化。早期入场者、矿场主和机构投资者占据了信息和技术优势,普通投资者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中往往成为最后的接盘者。”王滢波如是说。
“当前的市场下跌或许只是开始。”王滢波表示,投资者需要清醒看待这场数字狂欢背后的现实,保持必要的谨慎和理性。
牛熊之争
随着比特币价格在近期内频繁跳水,市场关于“牛转熊”的讨论甚嚣尘上。10x Research创始人Markus Thielen在报告中表示,10万美元不仅是整数关口,更是大量杠杆仓位的强平线。比特币自10月上旬创下12.6万美元历史高点后累计回落近20%,技术形态已逼近“技术性熊市”门槛。Bitwise首席投资官Matt Hougan则认为,当前行情更接近底部,而非新一轮长期熊市的开始。
对于“牛转熊”的讨论,于佳宁认为,当前关于熊市是否到来的讨论,更多反映的是情绪层面的焦虑,而不是周期性的根本反转。从市场结构看,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下跌确实触发了集中去杠杆,恐慌指数降到20,创近半年新低,ETF出现阶段性净流出,这些都说明资金的短期风险偏好在收缩。但与过去几轮真正的熊市相比,目前并没有出现系统性流动性枯竭、机构资金大规模撤离或链上活跃度崩塌的迹象。
市场分析师Damian Chmiel预测,如果比特币价格持续低于10万美元,可能会引发更急剧的抛售,下一个目标将是4月份接近7.4万美元的低点,这意味着较当前水平仍有约30%的潜在下行空间。BiyaPay分析师认为,市场情绪疲弱,美元走强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令投资者对风险资产信心减弱,预计美股和加密货币将继续面临压力。
“投资者要牢记数字资产仍是风险较高的投资资产,资产价格的涨跌幅度和速度都与传统资产有显著差异,背后的权益机制以及技术依托与传统的投资资产显著不同。”于佳宁强调,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数字资产应当被视为多元化资产配置中的边际补充,其仓位应保持审慎,更应避免依赖杠杆作为主要的收益驱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1月以来,加密货币ETF资金持续出现净流出。数据显示,10只比特币现货ETF已在本月净流出超13亿美元,其中贝莱德旗下IBIT单日流出4亿美元,以太坊现货ETF也流出近4亿美元。同时,以Strategy为代表的比特币财库公司也已放缓购买节奏。Strategy在第三季度增持了约4.3万枚比特币,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最低的季度购买量。美股上市半导体公司Sequans Communications则通过出售970枚比特币赎回了50%的可转换债券。
稳定币“不稳定”
继“10·11”大跌时稳定币USDE短暂脱锚之后,在新一轮的加密货币暴跌中,又出现了稳定币严重脱锚事件。11月5日,去中心化稳定币项目Stream Finance的美元稳定币XUSD一度从1美元锚定价跌至0.26美元附近,短短数小时内缩水超过77%。
据Stream Finance官方公告,其项目委托的外部基金管理方Delphi Capital Management在一笔外部衍生品投资中损失约9300万美元。这笔损失占协议抵押储备的约三分之一,导致项目的资产负债出现重大缺口。为防止进一步的恐慌性赎回,该协议在11月2日宣布暂停所有提现和赎回操作,对部分DeFi流动性池实施紧急冻结机制,并启动内部及外部审计以确认资金缺口。
在公告发布后,XUSD在Curve、Uniswap等多个主要交易所的价格迅速下滑。DeFiLlama数据显示,XUSD在24小时内流通市值从13.2亿美元缩减至约3.1亿美元,陷入流动性危机。
“就当前披露的信息看,XUSD的脱锚更像是一场资产侧冲击、信用弱化后的流动性折价连锁反应。”于佳宁认为,虽然体量较小的稳定币影响力有限,但在市场情绪紧张时,也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比如“10·11”的黑天鹅行情中,USDE曾从1美元跌到0.65美元,随后回升,虽然整个过程不到两小时,却带动诸多代币同步下跌。类似事件会加剧市场的恐慌,让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削弱。
“稳定币的信用一旦被质疑,就不仅仅是某个项目的事,而会迅速蔓延到整个市场,造成流动性下降、交易成本上升和更剧烈的价格波动。”于佳宁如是说。
于佳宁表示,目前整个数字资产市场的稳定币体系,其实已经高度集中在USDT和USDC这两大主流稳定币上,它们背后有法币和短期国债做支撑,信息披露也更透明。但也正因为它们的体量太大,一旦真的发生信任危机或流动性问题,整个数字资产市场都会受到重创。交易所的报价体系会被打乱,链上结算和借贷抵押会立刻失效,资金会急速撤出,数字资产的价格波动将被大幅放大。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朱赫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