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预计2024年业绩承压 战略调整推动中长期发展

Source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孙文青

    1月24日晚间,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1亿元到-8.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

    2024年以来,上海家化因管理层发生变更并实施战略调整举措,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上海家化在公告中坦言,公司2024年业绩预亏系主动实施战略调整举措,对当期收入、利润产生较大程度负面影响。同时,公司还受到商誉减值计提和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减少的影响。从中长期看,这些调整将有利于公司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晚,上海家化还宣布,拟以1亿元至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多因素致业绩承压

    回顾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面临深刻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化妆品类零售额为4357亿元,同比下滑1.1%。

    在此背景下,上海家化也承受着经营压力。公司自变更管理层之后,便开展了一系列战略重塑和组织变革,聚焦核心品牌、品牌建设、线上以及效率。为匹配战略,公司对国内业务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调整个护事业部、美妆事业部、新设创新事业部,完善了前、中、后台的整体架构,同时吸引破局人才加盟,通过扎实推进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运行决策效率。

    战略调整也带来了阶段性“阵痛”。公司业绩预告显示,包括百货渠道主动降低社会库存及闭店使得开票收入减少、线上经销商代理模式转自营模式形成退货、线下销售部架构调整等,使得上海家化2024年全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降幅。

    与此同时,受海外低出生率、婴童品类竞争加剧和经销商降低库存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上海家化海外业务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该业务板块2024年全年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降幅。

    上海家化还根据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结合对相关资产组目前及未来经营业绩、盈利能力的分析,判断相关资产组商誉存在减值迹象。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本期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亿元到6.8亿元。截至目前,相关商誉减值测试工作尚在进行中。

    此外,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及资本市场影响,上海家化投资的金融资产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大幅减少。公司投资的联营公司报告期内亏损增加,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推动中长期发展

    “上海家化目前已经完成国内业务组织架构调整,包括完善了前、中、后台的整体架构,同时吸引破局人才加盟,通过扎实推进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运行决策效率。从中长期看,这些调整将有利于公司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海家化披露的《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以不低于1亿元(含1亿元),不高于2亿元(含2亿元)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此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26.77元/股(含),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的12个月内。若上海家化未能将此次回购的股份在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日后36个月内转让完毕,则将依法履行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未转让股份将被注销。

    上海家化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回购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提高凝聚力,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切实保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研报中表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公司主动战略调整,上海家化整体业绩承压。但公司积极进行内部组织架构和业务品牌调整,并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和品牌投放,提升品牌声量和消费者覆盖度,“双11”大促表现也初见改善。

    此外,就国内化妆品行业整体发展而言,瑞银证券中国美护行业分析师章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展望2025年,我们目前预测国内化妆品行业将保持低个位数增长。高端品牌增速有望企稳,剩下的增速主要是由大众品牌贡献。在行业整体比较谨慎的展望下,机会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一是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所改善。二是国货的崛起。过去一段时间,国货无论在产品和功效、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根据瑞银证券的调研,消费者对于国货品牌的认可度有着明显的提升。三是创新。如果产品有明显的创新,比较容易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其增量曲线也值得关注。”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