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曾经的“防水茅”东方雨虹(002271.SZ)尚未走出业绩与股价的阵痛期,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卫国试图大手笔减持套现,缓解偿债压力。
7月3日晚,东方雨虹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卫国拟在未来3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4638.22万股股份。
如果以东方雨虹7月2日收盘价11.07元/股计算,李卫国或将套现5.13亿元。
李卫国此次减持目的,是为了还债。目前,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2.68%的股权,这些股份的质押率约为72.43%。
这不是李卫国首次减持,2024年初,李卫国通过减持套现6.52亿元。在此前的2020年、2021年,李卫国也曾进行过减持。
李卫国此次拟减持,东方雨虹的股价处于低位。2023年10月,公司董秘张蓓朋友圈“喊冤叫屈”,称股价下跌远远超出预期。如今的股价,较其在位时再跌了约50%。
东方雨虹的经营业绩依旧承压。继大幅下降后,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44.68%。
而在2024年度,在调整之后,东方雨虹的分红率仍然高达3393.90%。
李卫国拟再减持解压
东方雨虹的实际控制人李卫国又要减持。
根据最新公告,李卫国计划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自2025年7月24日至10月23日),以大宗交易和/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638.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94%)。
目前,李卫国直接持有公司约5.3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2.22%,李卫国的一致行动人李兴国持有公司股份1090.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6%。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李兴国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约5.4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68%。
公告称,李卫国本次减持原因,主要用于偿还债务。
如果以东方雨虹7月3日收盘价11.07元/股计算,顶格减持的话,李卫国将套现约5.13亿元。
一年之前的2024年,李卫国进行过一次减持。即在2024年2月5日至3月18日,李卫国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所持公司4053万股股份,减持均价为16.08元/股,套现约6.52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历史上,李卫国还进行过多次减持。
根据Wind系统数据,李卫国的减持,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当年减持200万股,套现7684万元。
2019年12月,李卫国通过减持套现约5.02亿元。2020年6月、11月,通过两次减持,分别套现约3.93亿元、7.68亿元。2021年9月,李卫国减持520万股,套现约2.5亿元。
此外,2021年6月,东方雨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李卫国向员工持股计划协议转让1500万股,套现约8.07亿元。
综上,李卫国合计套现近36亿元。如果加上本次减持5亿元左右,李卫国将累计套现40亿元左右。
李卫国通过减持已经累计套现35亿元左右,剔除2024年一季度减持是为了履行员工持股计划兜底补足承诺,也有27亿元左右。李卫国仍然要减持套现还债。那么,他到底欠了多少债?
截至7月3日,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李兴国所持东方雨虹的股份质押率为72.43%。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约为2.54亿股,质押率46.96%,占公司总股本的10.65%,融资余额剩余约为10.64亿元。
首季净利再降超40%
李卫国积极减持,源于自身财务承压。
实际上,李卫国此次披露减持计划,还有两点引发市场关注。
今年4月1日,东方雨虹派发了2024年末期红利22.10亿元。2024年9月26日,公司也向股东派发了14.62亿元。因此,2024年全年,公司向股东合计派发了现金红利约36.72亿元,分红率约为3393.90%。
36.72亿元现金分红,按照持股比例,李卫国个人分得约8.16亿元。
另一点备受关注,是因为东方雨虹的股价处于低位。
7月4日,东方雨虹的收盘价为10.90元/股,这一水平,前复权后,与2019年3月底相当。在这期间的2021年6月1日,公司股价最高为61.62元/股。
一个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的事件是,2023年10月,东方雨虹的董秘张蓓,曾在朋友圈“喊冤叫屈”,“股票这样一个跌法,已经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一遍遍刷新了我的认知底线”“市占率、渠道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高毛利的零售板块突飞猛进,砂粉为主的非防水业务快速发展,收入双增”“基本面早已触底回升,股价居然还在坑里呆着”“看不懂,看不懂,实在看不懂!”在一连串地宣讲利好的同时,张蓓又抛出“12连问”,用7个“为什么”来表达对二级市场股价萎靡的困惑。
董秘“叫屈”之时,东方雨虹的股价在22元左右。张蓓口中的“坑”,如今是更深的“坑”,股价又跌了50%。
东方雨虹股价跌入深坑,与基本面有关。
受市场环境变化,东方雨虹积极变革,包括优化客户结构、渠道变革及业务模式转型。业务模式从以地产大客户为主的直销模式转型为零售渠道和工程渠道为主的渠道模式,主动放弃信用风险较高的客户及付款条件达不到公司风控标准的部分直销项目,施工业务因其账期较长,公司也主动放弃了部分回款较差的双包业务,致使公司一季度直销收入规模进一步下降,其中地产集采收入同比降幅尤为显著。
不过,从经营业绩方面,东方雨虹的经营业绩仍然在下滑。
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56亿元、1.08亿元,同比下降14.52%、95.24%。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55亿元、1.92亿元,同比下降16.71%、44.68%,继续大幅下降。
当然,东方雨虹的应收账款、经营现金流有所好转。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合计 88.22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14.23 亿元减少 26 亿元,其他应收款下降至 16.73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57亿元显著下降。经营现金流净额-8.13亿元,同比提升 56.98%。
曾经的“防水茅”,何时能真正走出业绩、股价双降困境?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