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为澳洲最大留学群体,撑起教育业1/4营收

Source

澳洲510亿澳元规模的国际教育产业中,每4澳元就有1澳元由中国学生贡献。

这个全球人口第二多国家的学生,在澳洲消费数十亿澳元,惠及从大学到本地咖啡馆的各类群体。

尽管澳洲与中国的关系及国际学生数量同时引发热议,但高等教育界仍坚定将中国学生视为核心生源。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上周三,澳洲大学联盟(Universities Australia)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续签谅解备忘录,重申将推进澳中两国大学间的学生交流与科研合作。

当时,澳洲大学联盟主席Carolyn Evans表示,教育是两国关系的基石。

这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并未承诺吸引更多中国学生赴澳,但清晰表明了澳洲大学联盟39所成员校在珍贵国际生源分配上的优先级。

澳洲教育部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学生注册人数达198,641名人,为澳洲创造了127亿澳元的经济活动,这部分收入被归类为出口额。这些支出显然包括学费,但大部分用于商品和服务消费。

澳洲储备银行的另一份报告发现,国际学生的年支出超过澳洲居民平均水平,尤其在交通、住宿和食品方面。

中国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国际生群体。截至2025年8月,澳洲国际生总注册人数为955,317人,其中中国学生达210,254人。

第二大国际生群体是印度学生,注册人数为163,952人。

联邦政府设定的“软上限”将使各国赴澳国际生的增长趋于平稳,2026年新国际生入学名额上限为29.5万人。

这一经过微调的“软上限”为澳洲各大学设定了具体名额,其中悉尼大学可招收1.19万名新国际生,新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为700名。

莫纳什大学高等教育教授Andrew Norton表示,“软上限”机制的运作方式是,当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达到目标的80%时,学生签证的审批速度将放缓。

不过他指出,对于超出名额的机构,并没有真正的处罚措施。

Norton称,之所以推出“软上限”,是因为政府在2024年11月提出的正式配额制度遭到了参议院否决。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周一提交给参议院的政府最新教育法案中,也悄悄删除了有关国际生法定配额的条款。

澳洲教育部发言人称,“软上限”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去年签证申请量下降了26%。

该发言人说,“澳洲以可控、可持续的速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