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横扫澳洲! 降息还得等4个月! 奔富股价近乎腰斩!维州每44分钟就有一辆车被偷!

Source

新闻目录

1.中国电商“横扫”澳洲!文具巨头销量暴跌,H&M等品牌纷纷闭店

2.ANZ最新预测:降息还得等4个月!

3.奔富葡萄酒在中国“不香了”?母公司股价近乎腰斩,创十年新低

4.维州警队10年首度大重组!在维州每44分钟就有一辆车被偷!

5.太离奇,昆州市议会被“黑”$200万,无人被问责,警方追查10个月才曝光!

1.中国电商“横扫”澳洲!

文具巨头销量暴跌

H&M等品牌纷纷闭店

在澳洲的校园里,Smiggle曾是绝对的“身份象征”,其色彩鲜艳的笔袋与设计新奇的文具配件,早已超越“学习用品”的范畴,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但如今,这个曾称霸校园的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Temu、Amazon等强劲对手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曾经风光的“文具帝国”渐显颓势。

Smiggle的发展轨迹堪称“大起大落”。2023年,这家澳洲文具巨头还处于鼎盛时期,不仅持续开拓新市场,全球销售额更创下3.198亿澳元的纪录。然而时间快进到2025年,局面已截然不同。继前一年销售额下滑7.4%后,其全球销售额同比再降10.7%,降至2.64亿澳元。

作为亿万富翁Solomon Lew旗下Premier Investments投资组合中的“昔日明珠”,Smiggle如今正深陷门店缩减、生活成本压力加剧、零售市场被激烈竞争主导的多重困境。

而面临困境的不止Smiggle一家。电商营销平台Omnisend近期对1000名澳洲人开展的调查显示,澳洲零售市场正经历一场“地震级”变革。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过去一年,76.6%的澳洲人曾在中国电商平台购物,较2024年的70%大幅提升。

这并非偶然的“尝鲜”行为:超半数(51.6%)的受访者承认会频繁使用不止一个此类平台,更有14.9%的人每周至少在这些平台购物一次。

根据澳洲统计局数据,澳洲总人口约2750万,这意味着每周约有409.75万澳洲人在Temu、Shein或其他中国电商平台购物。

其中,Temu已成长为零售巨头。2025年,63.1%的澳洲人表示曾在Temu购物,较前一年的51.7%实现爆发式增长。

凭借这一迅猛势头,Temu已成为澳洲访问量第二高的购物网站,仅次于全球电商巨头Amazon。

时尚巨头H&M近期关闭了位于布里斯班Queen Street Mall的门店,这家昆州旗舰门店的10年运营历史就此终结。

从全球范围看,H&M的净利润较前一年减半,仅2024年就关闭了125家实体店。

本土品牌方面,Rip Curl与Kathmandu的母公司KMD公布年度亏损高达1.05亿澳元后,宣布计划在全澳关闭至少14家门店。

此次亏损包括对旗下Oboz鞋类产品线4550万澳元的非现金减记,且此前因Rip Curl的广告决策引发争议,还遭遇了消费者抵制。

此外,Accent Group、Ally Fashion、SurfStitch等零售商也因销售额下滑而关闭门店,仅Accent Group一家就关闭了17家Glue……

这种压力切实可感——澳洲本土标志性零售商正成为电商革命的“牺牲品”。

2.ANZ最新预测:降息还得等4个月!

在最新的经济报告中,澳新银行(ANZ)高级经济学家Adelaide Timbrell预测,澳联储将继续维持利率不变,而最新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也重申了这一观点。

Timbrell表示:“我们维持预测,澳联储将在2026年上半年最后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最早的时间可能是2月。之后,我们预计官方利率将长期维持在3.35%。”

她指出,澳联储会议纪要的基调偏“鹰派”,与该行在9月的声明一致。

在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澳联储表示,董事会注意到家庭支出有所改善,经济表现优于预期,且澳人保住了工作。

会议纪要称:“在考虑澳洲家庭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时,成员指出多数处于相对稳健的财务状态。大多数有房贷的家庭维持了还款并有大量储蓄缓冲,多数企业也保持着稳固的财务缓冲。”

澳联储于9月将官方利率维持在3.60%,此前在8月削减了25个基点——这是今年第3次降息。目前现金利率处于自2023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影响进一步降息的不利因素包括8月家庭支出的回升,以及6月经济数据优于预期。

不过,会议纪要也指出,一些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包括零售、餐饮业和建筑业,破产率正在以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的速度上升。但澳联储认为,之前降息的全部效果仍在逐步传导至经济中。

国际风险方面,澳联储也提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

最值得注意的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其经济可能在这些政策影响下放缓。

会议纪要称:“最新信息显示,中国经济动能疲弱,不过我们的判断是,如果疲弱持续,中国当局可能会出台更多财政刺激措施。”

3.奔富葡萄酒在中国“不香了”?

母公司股价近乎腰斩

创十年新低

《悉尼晨锋报》报道,由于担心澳洲高端葡萄酒品牌奔富(Penfolds)正失去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其母公司Treasury Wine Estates(TWE)的股票被投资者大幅抛售,股价遭遇重创。此前,该公司已撤回了全年盈利指引,并暂停了2亿澳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周一,Treasury股价暴跌15%,创十年来新低。公司在最新公告中指出,中秋节期间中国消费者在饮酒消费上趋于谨慎,导致盈利预期受压。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Treasury股价的最大单日跌幅,收盘价报5.93澳元,为2015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累计下跌超47%。

中国一直是Treasury的重要市场,奔富在当地颇具号召力。然而市场疲软迫使该公司放弃今年奔富15%的盈利增长目标,并承认该品牌下一个财年的盈利同样难以达标。

Treasury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正采取多项措施,以减轻2026财年中国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包括将产品重新分配至其他重点市场的精选客户,并确保这一过程可持续,同时尽量降低平行进口回流中国市场的风险。”

“鉴于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TWE目前无法提供新的盈利指引。”

Treasury并非唯一一家在中国市场遭遇挑战的酒企。中国葡萄酒需求在10年前见顶后,已连续多年下降。分析人士指出,奢侈品消费持续放缓,大型宴会逐渐被小型聚会取代。今年5月,中国政府更新规定,限制奢华公务宴请并将酒类排除在此类活动之外。

与此同时,中国年轻消费者也在远离高端葡萄酒,转向烈酒和啤酒。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Michael Toner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Treasury撤回增长指引并不意外。他认为,彻底取消奔富的盈利指引反映了“中国市场消费模式不断变化所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

在发布疲弱前景的同时,Treasury宣布暂停8月启动的2亿澳元股票回购计划,目前仅回购了3050万澳元的股份。公司表示:“谨慎起见,市场回购将暂停,直至交易环境及预期更加明朗。”

更令公司雪上加霜的是其在美国市场的分销难题。今年6月,关键分销商Republic National Distributing Company(RNDC)宣布将于9月停止在加州的业务。Treasury当时称,这一决定不会影响公司运营。然而周一该公司承认,从RNDC转至新分销商将导致今年销售额减少约5000万澳元。

Treasury Wines本周将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这将是现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Tim Ford任期内的最后一次会议,他的职位将于10月27日由前Lion啤酒及烈酒集团负责人Sam Fischer接任

中国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将成为Fischer上任后的重要挑战之一。公司已决定保留低价葡萄酒品牌Wolf Blass、Lindemans、Yellowglen和Blossom Hill,此前试图出售这些品牌,但未能获得理想报价。

据悉,Treasury在8月曾表示计划出售这些商业酒品牌,但潜在买家的报价过低,迫使公司重新考虑出售事宜。

Ford在今年2月曾表示,战略上并不打算长期保留商业酒品牌,“然而我们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财务回报来出售这些品牌,因此只能负责任地决定继续保留它们。”

这番言论是在公司公布2025财年上半年法定净利润增长32.5%至2.209亿澳元后作出的,当时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取消对澳洲葡萄酒的高额关税。

4.维州警队10年首度大重组!

在维州每44分钟就有一辆车被偷!

维州警队10年首度大重组!警察要回到街头了10年来首次!维州警察总长迈克·布什宣布警队重组——让警察离开办公桌,重新上街抓人。

过去,警员每班要花四到六小时写报告、接待民众、处理文书,如今这些琐事将交由行政人员负责,预计每年可节省 140万工时。前台与看守所也将由非执勤人员管理,让警察把精力集中在打击暴力、青少年犯罪和有组织犯罪上。
同时,警方将设立 24小时指挥中心,实现更快速的反应与调度。

不过,这场“警察重启计划”也有代价——部分高层职位可能被裁撤,警队架构将重新洗牌。
布什表示,他的目标很明确:未来五年内,每年让严重犯罪率下降5%。
让文职人员处理文书,让警察重回街头,你觉得这场“维州警察大重启”,真能改善治安吗?

5.太离奇!昆州市议会被“黑”$200万

无人被问责,警方追查10个月才曝光!

近日,昆州Noosa Council承认,去年年底曾遭遇一起金额高达230万澳元的网络诈骗案。虽然警方追回了约40万澳元,但仍造成 190万澳元的实际损失。据悉,已确认该诈骗由一伙海外黑客团伙实施,该团伙使用“AI社交工程技术(social engineering AI techniques)”。案件目前正由澳洲联邦警察和昆士兰警方联合调查。

Noosa市议会首席执行官 Larry Sengstock 在公开会议上向居民道歉,但同时坚称——“没有任何议会职员需要为此负责。”

他解释说,市议会内部确实设有防诈骗流程,但此次攻击“极其专业、组织严密”,黑客成功绕过系统防线。

Sengstock 表示,警方在案发时就已知晓这伙国际犯罪团伙,并第一时间通知议会;警方要求在调查期间不得对外公开,因此居民直到现在才得知真相。

据悉,这起诈骗案发生于 2024年12月,但直到 2025年10月,Noosa议会才计划在一次例会中首次向公众披露此事。外界因此质疑市议会“故意隐瞒”。

对此,Sengstock解释:“我们并非要掩盖,而是遵照警方指示,不能提前披露。”

他强调,这起诈骗没有影响市政服务或系统运作,也没有居民隐私信息被泄露。

Noosa辖区约有6万人口,平均每户每年缴纳约 2000澳元市政费。更让居民不满的是,在 2025–26财年,议会还宣布了 6.5%的地税上涨。

但 Sengstock 强调,诈骗损失与税率上调“毫无关系”:“这笔损失不会影响议会财政,我们有能力自行吸收。”

案件曝光后,昆士兰审计署(Queensland Audit Office) 已建议议会全面审查财务流程,增加第三方监控软件,强化多重验证机制,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警方发言人也证实,该案目前由全澳网络犯罪协调中心(JPC3) 协助调查,尚未确认赃款能否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