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陇塬大地已透着寒意,但在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所管辖的镇原油田各个场站,一股“保油护产”的热潮持续升温。自2025年4月庆阳市油区治安管理集中治理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一场围绕“平安油区”建设的攻坚战在长庆镇原油田千里油区全面打响、深入推进。
闻令而动 织密责任“一张网”
油区治安管理集中治理三年行动对于油田企业来说是“施工图”更是“任务书”。
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各班站严格执行了“管、办、督、考”闭环管理。
采油十一厂党委在方案下发后的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态度明确而坚定。该厂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将方案文本分解为一项项可执行、可考核的具体任务。创新构建了覆盖区域、业务、人员的风险分级分类管控体系,将所有业务划分为高、中、低风险点,对试油、捞油、原油拉运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盯防,并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背景核查和动态管理,真正实现了“管、办、督、考”的闭环管理,让风险防控的神经末梢深入到油区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采油十一厂主动将自身融入地方社会治理大格局,与庆阳市及镇原、环县、庆城等县政法委、政府建立了季度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判形势,联合部署行动。在方山作业区,巡护队员与三岔派出所的民警成了“老搭档”,联合巡护已成为常态;在太白梁作业区,针对高风险井场,与派出所、长庆公安分局刑警一中队建立了每月至少一次的联合巡护制度,在重点时段、农闲时节及案件高发期更是加密频次,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过去遇到复杂的治安问题,我们心里没底。现在有公安机关的专业力量支撑,有地方政府的协调保障,我们感觉底气足多了,真正是‘一家人’在办‘一家事’。”一位作业区负责人这样描述地企协作带来的变化。
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守护神”
面对狡猾的盗油分子,传统的“人海战术”已力不从心。采油十一厂将科技视为守护油区的核心战斗力。
在长输管道沿线,该厂探索形成了“人巡+车巡+无人机巡”的“空地一体”新模式,与华为公司合作建成的长庆油田首座无人巡检智能井场,标志着安防模式实现了从“人防为主”到“智能驱动”的质变。高清摄像头如同永不疲倦的“哨兵”,智能AI算法能瞬间识别非法闯入等异常行为,并在秒级内告警,将传统的“事后追溯”变为“事中处置”,极大压缩了犯罪空间。
“现在我们坐在调控中心,就能对千里之外的井场状况了如指掌。WiFi6技术的应用,让视频画面传输零延迟,就好像我们亲临现场一样。”新集作业区调控中心员工小刘指着清晰的大屏介绍道。技术的飞跃,不仅解放了人力,更构筑起一道犯罪分子难以逾越的智慧屏障。
在采油十一厂首届无人机竞赛上,巡护队员们大显身手,以赛促训,不仅取得了骄人成绩,更重要的是练就了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
群防群治 打响人民“保卫战”
“盗卖原油可耻、举报盗油有奖、保护石油光荣”——这样的标语在采油十一厂的油区路口、场站墙上随处可见。
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普法教育走进一线。
要让方案落地生根,离不开广大员工和油区群众的支持。采油十一厂开展了贯穿全年的“反内盗专题活动月”,一场场生动的警示教育讲座开到基层班站、也开到了油区群众家中;一本本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放到了员工面前,也递到了油区群众手里。值得一提的是,3000多份传单清晰地告知了举报方式和奖励标准,有效激发了员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不仅仅要贴标语、拉横幅,更要把政策送到员工群众的手上、心里。”该厂主管油区治安的领导一语中的。长庆公安分局和油区周边派出所的民警们,被频频邀请到一线井站,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警示大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绝不违规、绝不犯法。
“警察们讲得透,我们也听得懂,以后知道该怎么保护油田,也怎么保护自己了。”一位井站老师傅感慨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庆阳市油区治安管理集中治理三年行动刚刚拉开序幕,采油十一厂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凝聚全厂之力,携手地方伙伴,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热土上奋力书写“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的平安答卷,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王富萍 巨晓)
责任编辑:李靓